-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对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发 展 经 济 学 课 程 论 文 题 目: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对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 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专 业: 企业管理(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 学生姓名: 张越青 学 号: 1120130422 日期: 2014年 1 月 14 日 摘 要 在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具有区域特征的研究背景下,以产业结构的角度,选取南京这个江苏的代表性城市对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计算I\U值及建立回归方程,研究发现21世纪90年代以来,南京城市化发展由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向城市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演进,2008年以后,甚至呈现出后工业化的特征。 关键词:城市化;工业化;产业结构;南京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综述 早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理论模型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一篇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中提出的。该模型指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是同步的;钱纳里等通过实证考察发现,就业结构与城市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从人口流动受预期收入影响这一角度,解释了许多发展国家城市中失业与城乡人口流动并存的现象;巴顿、库茨涅茨等认为,工业化是城市化产生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动力,城市化又由于聚集效应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以上的理论主要致力于探讨城市化形成的原因上。Nijkamp与Mills(1986)对城市化研究文献的归纳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构建了新的理论平台,使二者关系的研究从探讨城市化形成的原因迈向了不同策略的比较。学者们从各自范式、不同视角对工业化与城市关系理论的进行了研究:城市化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形成机理如何?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等。[1] 1.1关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理论研究 西方发展经济学家非常重视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互动关系研究,大体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步进行,代表人物刘易斯;第二种观点是工业化从生产、消费需求和结构转换来带动城市化发展,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钱纳里等;第三种观点认为工业化与城市化二者是相互促进关系,其代表人物是库茨涅茨等。第四种观点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新趋势,即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不像历史上那么密切,甚而不会再表现为同一过程,而是出现了一种松散化趋势。 1.2关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测度的研究 关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测度,目前尚缺乏一个标准的计算方法,但已有很多学者使用各种方法对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性进行测度。一是经验判断法,就是在假定工业化与城镇化存在相关关系前提下,根据经验统计,确定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的某一个固定范围内的比例关系,以此为标准来判断某一区域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否协调,国际上通用的测度之比是IU,NU比来测度。冉启秀、周兵利用劳动力工业化率(标准值0.5)与劳动力非农化率(标准值1.5)两个指标,对重庆市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二是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直接比较法,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判定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程度。黄群慧运用1952年—2005年的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两个指标,通过直接比较1952年以来两者的变化,明确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程度。三是相关分析法。通过计算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的相关系数,比较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关程度,以此判定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程度。相关系数越大,说明二者相关程度越大,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越强,协调程度越高。H钱纳里和M塞尔奎因提出了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的世界模型。该模型研究了90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得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工业化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的结论。世界银行在《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根据亚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指标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U=0.52+1.882I(R=0. 933)。其中:U指城市化率,I 指工业化率(工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R为相关系数。这个模型表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同其工业化有很大的依存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化率每增长1%,城市化率则增长1.882%。国内学者根据我国1949年-1988年的时间序列资料,构建模型:U=5.515+1.075I(R=0.679),得出新中国成立40年来,工业化率每增长1%,城市化率增长1.075%的结论。这说明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李秀萍等通过对甘肃省乡镇企业相关指标及城镇化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城镇化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推动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四是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