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向对象的java语言课件 第一章节
Java程序设计 讲课+实验 48学时讲授 16学时上机实验 考核 期末考试70%,实验+平时表现30% 教材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张桂珠.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Thinking in Java 程序设计语言分类 Machine language----国内第一个汇编作品WPS C/C++,Pascal:编译型语言。以机器指令形式执行,与环境有关,可移植性不强。 Basic,Perl:解释型语言,由解释器逐行解释执行源程序,进行执行。效率不高,但可以在不同平台上通过解释器解释执行。 Java介于2、3之间 第一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 比较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程序设计 类与对象 封装与信息隐藏 继承 多态性 面向对象的建模和UML 1.1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程序设计 面向过程程序设计 程序由多个模块构成 程序组成单位:过程或函数 问题的解决方法:自顶向下的功能分解法 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被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每个子问题又被划分成若干个子子问题。这种自顶向下的功能分解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子问题足够简单,可以在相应的子过程中解决。 存在问题:把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过程分离。可复用性差 、开发和维护都很困难。 面向过程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将数据及对数据的操作行为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对象。 程序由类组成:对相同类型的对象进行分类、抽象后,得出共同的特性而形成了类。 面向对象其实是现实世界模型的自然延伸。现实世界中任何实体都可以看作是对象,都归结为某一类事物,都是某一类事件的实例。 对象之间通过消息(方法)相互作用,完成系统功能。 1.2 类与对象 面向对象的设计: 将客观事物(或实体)看作具有属性和行为(或称服务)的对象(object),通过抽象找出同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静态特征)和行为(动态特征),而形成类(class)的概念。 程序的执行,表现为一组对象之间的交互通信。对象之间通过公共接口进行通信,从而完成系统功能。 类是相同对象的集合的描述。 例如,类Human就是现实世界中人(对象)的集合,我、你、他都是Human的对象。 分析类Human的所有对象——人,得到对象的共同的数据属性和行为,如下所示: 数据属性:编号、姓名、年龄,… 行为:吃饭、走路、跳舞, … 1.2 类与对象(续) 定义Human类: class Human { int no; 编号 String name; 姓名 int age; 年龄 … void eat() { … } … } Human被称作类名。 no,name,age被称作成员变量或域 eat()被称作方法,成员变量和方法都是类的成员。 1.2 类与对象(续) 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中, 类是一个数据类型 对象是类的实例(instance)。 对象引用变量:具有类类型的变量被称作对象引用(object reference)。 例如,Human p1=new Human(1,“张三”,20,…); p1被称作对象引用变量,new Human(1,”张三“,20,…) 被称作Human的对象。 对象 对象:是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实体,它是用来构成系统的一个单位。 对象由一组属性和一组行为(操作或服务)构成。 对象具有固定的对外接口. 一组属性和操作的集合. 对象之间通过公共接口进行通信. 对象的状态: 对象的属性值表示了它所处于的状态; 对象的操作是用来改变对象状态。 1.3 封装与信息隐藏 封装(Encapsulation)是面向对象方法的重要原则。 就是把对象的属性和操作(或服务)结合为一个独立的整体(系统单位),并尽可能隐藏对象的内部实现细节。 封装有两个含义: 其一,把对象的全部属性和全部服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独立单位。 其二,“信息隐蔽”,尽可能隐蔽对象的内部细节,对外界形成一个边界,只保留有限的对外接口使之与外部发生联系。 1.3 封装与信息隐藏(续) 数据封装的作用: (1) 对象的数据封装特性彻底消除了传统结构方法中数据与操作分离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提高了程序的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降低了程序员保持数据与操作相容的负担。 (2)对象的数据封装特性还可以把对象的私有数据和公共数据分离开,保护了私有数据,减少了可能的模块间干扰,达到降低程序复杂性、提高可控性的目的。 1.3 封装与信息隐藏(续) Java语言中,定义类时通过大括号{ }封装了类的成员: 域(fields)和方法(methods), 使用private和public等关键字来控制对类的成员的访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