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PPT
第七章 生物碱(Alkaloids);;第一节 概述;二、生物碱在植物界的分布
1、发育较低级的植物类群中生物碱分布很少;
2、发育较高级的植物类群中生物碱分布很广:
① 裸子植物:如麻黄科麻黄属、松柏科松属等;
② 被子植物(单子叶):如百合科、石蒜科等;
③ 被子植物(双子叶):如毛茛科、罂粟科与
木兰科、小檗科等;
3、生物碱类型越特殊,其分布的植物类群越窄.;分布 生物碱主要分布于植物界,绝大多数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双子叶植物中,已知存在于50多个科的120多个属中。与中药有关的一些典型的科如毛茛科(黄连、乌头、附子)、罂粟科(罂粟、延胡索)、茄科(洋金花、颠茄、莨菪)防己科(汉防己、北豆根)、豆科(苦参、苦豆子)等。单子叶植物也有少数科属含生物碱,如石蒜科,百合科、兰科等,百合科中较重要的如贝母属。少数裸子植物如麻黄科、红豆杉科、三尖杉科也存在生物碱。
存在形式 在植物体内,少数碱性极弱的生物碱以游离态存在,如酰胺类生物碱;有一定碱性的生物碱多以有机酸盐形式存在;少数以无机酸盐形式存在,如盐酸小檗碱、硫酸吗啡等。其它存在形式尚有N-氧化物、生物碱苷等。 ;;;;;; 第三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第四节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③过程:水提— 浓缩 — 碱化(氨水或石灰乳)— 萃取(氯仿、苯等)— 浓缩萃取液
— 得亲脂性总生物碱。
2、 乙醇提取法
① 原理:生物碱及其盐类易溶于乙醇
② 过程:酸性乙醇冷浸 — 过滤 — 碱化(氨水或石灰乳)— 萃取(氯仿、苯等)— 浓缩萃取液— 得亲脂性总生物碱。 ;3、碱化—有机溶剂提取法
① 过程:碱水润湿(10%氨水或石灰乳)—
有机溶剂(氯仿等)提取— 浓缩(回收溶剂)
— 得亲脂性总生物碱。
②弱碱性总生物碱的提取
酸水润湿(酒石酸或乙酸)— 有机溶剂提取
(氯仿、四氯化碳或苯)— 浓缩(回收溶剂)
— 得弱碱性总生物碱。 ;(二)离子交换树脂法;(三)沉淀法
1、将季铵生物碱水溶液调至弱酸性;
2、加入新鲜配制的雷氏铵盐;
3、沉淀溶于丙酮或乙醇;
4、滤液中加饱和Ag2SO4 ;
5、适量氯化钡;
6、滤液即为季铵生物碱的盐酸盐。 ;;二、生物碱的分离; 有机溶剂层;(Ⅱ);(二)特定生物碱的分离
(三)生物碱分离的常规方法
1、利用生物碱碱性差异进行分离 ;2、利用生物碱及其盐类溶解度的差异进行分离;例2;乙醚液;(四)色谱法
1、吸附剂:硅胶、Al2O3、聚酰胺等
2、洗脱剂:碱性有机溶剂
(如:CHCl3-NH3.H2O;苯-乙二胺;
丙酮-乙二胺等);二、生物碱提取分离示例 ;③ 生物碱的极性存在差异;
例如:汉防己甲素与汉防己乙素的分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