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小板减少的护理
概 述 人体血液里的“血小板”,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它的寿命平均为8~12天,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低于参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如果严重了,可以引起一系列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也可出血、还可出现月经血量多、血尿等。皮肤上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医学上把这种病叫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 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 血小板还有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 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数量、质量异常可引起出血性疾病。数量减少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症。数量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症。质量异常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血小板的功能 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确证血小板有吞噬病毒、细菌和其他颗粒物的功能。血小板因能吞噬病毒而引人注目,在血小板内没有核遗传物质,被血小板吞噬的病毒将失去增殖的可能。临床上也见到患病毒性疾病时总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因此血小板有可能与皮肤, 粘膜和白细胞一样是构成机体对抗病毒的一道防线。 血小板凝血机制 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1.形成血小板血栓(机械性修复) 2.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形成血栓素A2等具有强烈收缩血管、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介质。 3.释放血小板第3因子直接参与凝血反应 4.活化血小板直接激活FXII及FXI 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或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但大多数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血液病,其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80%-90%病例的血清或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脾脏无明显肿大。其病因除自体免疫因素外,还有脾脏作用、毛细血管脆性增高、血小板第3因子缺乏等。 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疾病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或内脏出血,因而属于中医“血证”、“衄血”、“发斑”范畴。 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2008年前的统一名称,自2008年后统称为血小板减少症。 分 型 急性型较少见,儿童居多,常于春季或初夏发病;病前1-3周多有感病史。主要表现为: ①急起畏寒、发热; ②出血部位广泛,皮肤黏膜出血广泛且严重; ③脾脏肿大; ④预后良好,大多数半年内可治愈或自愈,仅少数病例转达变为慢性型; ⑤血小板50×10^9/升。 分 型 慢性型较多见,多发生于女青年。主要表现为: ①起病缓慢,病程长; ②出血轻,一般为皮肤、鼻、齿龈出血和月经过多; ③可以轻度脾肿大; ④少部分可痊愈,大部分反复发作而迁延数年; ⑤血小板多在50×10^9/L以上。 病情危险程度分类 低危患者 (血小板在5万以上),可以暂不行治疗,给予临床观察。 中危 (血小板在3万到5万之间),且出血症状不明显的患者也可以暂不行治疗,临床观察。 危重 (血小板低于3万)或有明显出血倾向者,无论血小板减少程度如何,都应该积极的治疗。 病 因 (一)感染:急约80%的急性ITP病人,在发病前的2周左右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二)免疫因素:免疫因素的参与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病人体内由于病理性免疫所产生的抗血小板抗体,称为血小板相关性抗体(PAIg),多为IgG;PAIgG抗体不仅导致血小板破坏同时也影响巨核细胞成熟,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妊娠妇女患本病者,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约使半数新生儿发生暂时性血小板减少,导致新生儿紫癜; 病 因 (三)肝和脾的作用:体外培养证实脾是ITP病人产生PAIg主要部位,病人做脾脏切除后,多数血小板计数上升,血小板抗体有所下降;与抗体结合的血小板在通过脾时易在脾窦中滞留,增加了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清除的可能性,病人发病期间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约为1~3天;肝在血小板的破坏中有类似脾的作用; (四)其他 女性:青春期后与绝经期前易于发病,可能是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及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对抗体结合血小板的破坏有关;毛细血管脆性增高,可加重本病出血症状。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它原因 1. 引起骨髓再生低下或障碍伴全血细胞减少的药物。 在一定剂量下易引起骨髓再一低下的化学物质及药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