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江(莆田学院)医学生物学:13临本9-分枝杆菌属 嗜血杆菌属.pptVIP

王香江(莆田学院)医学生物学:13临本9-分枝杆菌属 嗜血杆菌属.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麻风分枝杆菌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涂片染色镜检:微生物学检查是麻风病确诊的依据。抗酸染色后镜检。 2.麻风菌素试验:对诊断无重要意义。可用于麻风的分型,了解预后和判断治疗效果。 四、防治原则 1.目前尚无特异性疫苗。主要靠普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用卡介苗预防可有一定效果。 2.联合治疗,治疗药物有砜类、利福平、氯法齐朋等。 第三节 其他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多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土壤等环境中,亦称环境分枝杆菌。 有些菌种是机会致病菌。易产生耐药性。 已发现有150余种,分为四组: 光产色菌(RunyouⅠ组): *堪萨斯分枝杆菌-肺结核样病变 *海分枝杆菌-鼻粘膜及手指、脚趾等感染 暗产色菌(RunyouⅡ组):瘰疬分枝杆菌 不产色菌(RunyouⅢ组):鸟胞内分枝杆菌 快速生长菌(RunyouⅣ组):偶发分枝杆菌、溃疡分枝杆菌等 有无致病性可采用抗煮沸试验加以鉴别。 第十四 章 嗜血杆菌属 掌握嗜血杆菌属的培养特性 流感嗜血杆菌(Hi) 一、生物学性状 1.是第一个被成功测序完整基因组的细菌。 2.G-小杆菌或球杆菌,多数菌株有菌毛。有毒菌株可形成荚膜,上呼吸道正常菌群中的菌株是无荚膜的。无鞭毛和芽胞。 3.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需要X和V两种生长因子。常用巧克力色血平板培养。与金葡菌共同培养时呈“卫星现象”,有助于鉴定。 4.能分解葡萄糖和蔗糖,不发酵乳糖和甘露醇。 5.抗原:荚膜多糖抗原(型特异性,分6个血清型,b型致病力最强),菌体抗原(特异性不强) 6. 抵抗力较弱,对热、干燥、常用消毒剂敏感。 卫星现象 当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共同孵育时,由于后者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的菌落较大,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越远的越小。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菌毛、内毒素、IgA蛋白酶。 2.所致疾病:注意流感嗜血杆菌不是流感的病原体。 (1)原发性(外源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 小儿 (2)继发性(内源性)感染—多见于成人 3.机体以体液免疫为主。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直接检测 2.分离培养 3.抗原检测 4.分子生物学技术 四、防治原则 1.2-6个月以上儿童可接种b型流感杆菌荚膜多糖菌苗(Hib) 2.治疗可选用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晚期流行性脑膜炎需要外科引流。 * * * * * * * * * 莆 田 学 院 医 学 院 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课程 医学生物学(4学分) 授课教师:王香江 Tel 教研室在实验楼301室 教材选用 李凡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卫版 第十三章 分枝杆菌属 第十三章 分枝杆菌属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第三节 其他分枝杆菌 教学目的: 1.掌握结核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抗酸染色法及用途。 2.熟悉结核杆菌的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 3.熟悉麻风杆菌的致病性。 第十三章 分枝杆菌属 *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略弯曲的需氧杆菌,因有分枝生长的趋势而得名。 * 显著特性是 ①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不易着色。形成粗糙的疏水性菌落。抗酸染色阳性,又称抗酸杆菌。 ②无鞭毛、无芽胞、也不产生内、外毒素。 ③种类较多,目前有102个种,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类。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另外还有几种非结核分枝杆菌。 ④多为慢性感染过程,长期迁延,并有破坏性的组织病变。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大小0.4×(1-4)μm,呈单个或分枝状排列。有荚膜。萋-尼抗酸性染色阳性(红色)。 (二)、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最适温度37℃,低于30℃不生长,最适pH6.5~6.8,生长缓慢,代时约18小时。常用罗氏培养基培养,3~4周才可见粗糙型不透明菜花样菌落,液体培养呈皱褶菌膜生长。 结核杆菌的培养菌落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三). 主要的菌体成分及其作用 无内毒素、外毒素和侵袭性酶,其致病作用主要靠菌体成分,特别是细胞壁中所含的大量脂质。脂质含量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成平行关系,含量越高毒性越强。 1、脂质:大多与蛋白质或多糖结合以复合物存在。 * 磷脂:形成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 * 脂肪酸(索状因子):破坏细胞线粒体膜,引起慢性肉芽肿 * 蜡质D:有佐剂作用,激发迟发型超敏反应 * 硫酸脑苷脂和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使细菌在细胞内长期存活 2、蛋白质:重要的是结核菌素,本身无毒,与蜡质D结合 后诱发较强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第一节 结核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