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思路和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思路和PPT

12.“阳盛则热”,热为阳征。因此,凡有发热症状者,均属热证、阳证。(- ) 13.肺主气,属脏。凡出现咳嗽的病证,皆为里证。(- ) 14.阳明腑证是指邪热入里与肠中糟粕相搏而形成燥屎内结的证候。(+) 15.卫气营血辨证是适用于温热病的辨证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4分) 1.齿痕舌常与下列哪项同见?(  ) A.胖大舌 B.裂纹舌 C.瘦薄舌 D.痿软舌 2.目眦赤,多属(  ): A.肺热 B.肝火C.心火 D.肝经风热 3.呕吐物酸腐,夹未消化食物,多属(  ): A.肝气犯胃 B.食滞胃脘 C.邪热犯胃  D.饮停于胃 4.脏腑在舌面上的分部,一般认为, 舌尖属( ): A.心肺 B.肝胆 C.脾胃 D.肾 5.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淡白舌的主病( ) A.血虚 B.气血两虚 C.阳虚 D.阴虚 6.舌质深绛,苔薄而干,属( ): A.热入营血 B.肺热壅盛 C.胃肠热极 D.脾经湿热 7.顿咳的表现是(  ): A.咳声重浊 B.咳声如犬吠 C.咳嗽气喘,喉中有哮鸣声 D.以上都不是 8.脘腹胀痛、厌食、苔厚腐者,常见于(  ) A.食滞胃脘 B.肝胆湿热 C.脾胃湿热 D.肝郁脾虚 9.患者极度疲惫,神识朦胧,困倦易睡,肢冷,脉微细,此属(  ): A.湿邪困脾 B.邪陷心包 C.心肾阳虚 D.痰迷心窍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一门课程,是中医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 因此,中医诊断学学习的好坏,不仅是能否顺利通过本课程的考试,而且关系到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 根据中医诊断学学科内容特点,简要阐述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全面系统学习与重点掌握相结合 这几乎是每门课程的普遍要求,但对于中医诊断学却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内涵。本课程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可分为二大部分: 1、为诊察疾病,搜集病情资料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是用以归纳、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知识。 就四诊内容而言,可以说患者的从头到足、从里到外、从患者的身体到其排泄物、分泌物、从主观异常感觉到客观异常变化,其症状表现和临床诊断意义,真可内容繁多; 而用以归纳辨别证候的理论和方法又有8种之多,它们分别有着不同的作用和适用范畴,这些都足以体现本课程内容多的特点。 如教材中的四诊、辨证等内容。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考生应以大纲为指导,切实按大纲的要求,对这些重点内容反复多次阅读、理解,强化记忆,确实达到真正的掌握和熟悉。纵观以往试卷可知,试题内容广泛,覆盖教材大部分内容,但又有重点,只有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的学习,才能学好、考好。 二、记忆与思考相结合 有些人认为学中医只要能背书就能考出好成绩,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记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 一手段。更何况记忆不等于就是背书。帮助记忆的方法有多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不能停留在被动的死记硬背,必需进行积极思考,深刻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很好的记忆和掌握。 本课程中某症状表现有什么诊断意义,某证候出现哪些临床表现是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是需要记忆的重点内容,但此类内容繁多,数不胜数,如果死记硬背当然很难,效果也不好,如果能从病因病机上进行思考分析,多想几个“为什么”,就会使你学得主动、深刻,记得准确、牢固。 例如:肺具有主气、司呼吸的功能,肺气宜宣宜降,任何原因导致肺失宣降,则会出现咳嗽、喘息,因此,咳嗽、喘息就是肺病各证型的主症。 问答题,试述痰饮停肺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痰饮停肺证的病机是痰饮停聚于肺,肺失宣降,其主症就应是咳嗽、喘息,痰饮随肺气上逆而上涌,则咯痰量多、喉中痰鸣。 是非题:“阳盛则热”,热为阳征。因此,凡有发热症状者,均属热证、阳证。( 乂 ) 教材中是没有现成答案的,只有对发热的概念和“问寒热”的内容,认真思考了,完全懂了,才可能做出正确答案。 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把“舌红苔黄、脉数”写在寒证的临床表现里,把“面色淡白、少气懒言”写在热证的临床表现里,这种张冠李戴的错误就是死记硬背的结果,反映了考生对有关内容根本不懂,是不动脑筋的典型表现。 三、归纳总结与综合运用相结合 中医诊断学内容具有零散程度高的特点,四诊部分望诊中,有望神、望面色、望形体、望姿态、望五官、望舌……,问诊中有问寒热、问汗、问痛……,各节、各小节内容相对独立,辨证部分约有一百多个不同证型,全课程内容给人一种表象上的零散、琐碎的感觉。 面对这零散繁多的内容,考生们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