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库网-早期复极综合征【48页】.pptVIP

医学文库网-早期复极综合征【48页】.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文库网-早期复极综合征【48页】

(1)病人有不明原因的晕厥; (2)家族人员有猝死史; (3)有异常显著J波,有率的依赖性,ST段抬高呈凸面向上、下斜型或鞍型,或随后T波倒置; (4)有多形室早或短阵室速; (5)钠通道阻滞剂可诱发J波振幅增大和心律失常。对于异常J波的治疗,可使用对抗迷走神经兴奋的药物,钙离子拮抗剂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对于发生J波的有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是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以及胺碘酮辅助治疗,可降低J波振幅预防室颤和ICD的放电。 二、鉴别诊断 1.变异型心绞痛:ERS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如伴胸痛,易误诊为变异型心绞痛。但变异型心绞痛呈一过性ST段凸面向上抬高,ST段抬高随胸痛发作而出现,缓解而消失,发作时心率较快常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运动试验ST段改变不明显,并可诱发ST段抬高。 2.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当ERS出现胸痛ST段抬高,伴T波高耸,应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有明显胸痛,ST段抬高幅度大且有典型ST-T演变过程,出现病理性Q波和血清酶学曲线改变,鉴别多无困难。 3.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时产生弥漫性损伤电流,ST段抬高导联比较广泛,多见于Ⅰ、ⅡaVF、和V2~V6导联与ERS相似但急性心包炎ST段抬高数天或1周左右可恢复正常,ST段回复等电线可出现T波倒置常伴有心率增快和低电压,听诊可闻心包摩擦音与ERS不同。 早期复极综合征-临床鉴别 * * 早期复极综合征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ERS)是一种较常见的正常心电图变异。主要表现为以胸痛、胸闷、心悸为主,心电图上ST段抬高,酷似变异型心绞痛、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急性心包炎等图形易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repolarizationsyndrome,ERS)又称“提早复极综合征”,是心电复极异常疾病的一种,为生理性心电图变异,多数情况下为良性临床过程,但由于其心电图改变的机制与病理性Brugadar综合征、预料不到的猝死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及急性心肌缺血有相似之处,故对其良性的一面有新的认识。同时其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改变,极易误诊为其他器质心脏疾病,故其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repolarizationsyndrome,ERS)是一种较常见的正常心电图变异。多数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占优势的表现,常感头晕、心悸、易疲劳、心前区不适,刺痛或挤压痛,有时可放射至左肩、臂。心前区痛与体力应激无关,服硝酸甘油类不能缓解。主要表现为以胸痛、胸闷、心悸为主,心电图上ST段抬高,酷似变异型心绞痛、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急性心包炎等图形易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 ERS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心脏传导或电生理异常,并非器质性心脏病征象,多数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ERS患者长期随访X线胸片、冠脉造影及超声心动图和各种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ERS是良性心电图变异,一般不需特殊治疗。若合并神经循环异常,可给予对症处理,胸痛可给予止痛剂,严重时可给予硝酸甘油制剂,若出现心律失常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预后:ERS只是正常心电图变异,预后良好,ST段抬高随年龄增长,可减轻或恢复正常.ERS是心电图上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临床上无症状,属正常心电图的变异。 早期复极综合征-疾病病因 ERS的发生机制迄今尚未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心电复极的变异有人认为ERS系因心内膜下部分心肌在整个心室除极尚未结束提早复极的结果多见于前壁心外膜下心肌故ST段移位以V2~V4为显著因而称之为早期复极综合征。 2.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ERS多见于健康青壮年运动员,绝大多数有心动过缓睡眠时ST段升高更为明显。但用阿托品并不能使ERS的特征性心电图消失而运动或体力应激时随心率增快ST段可降至正常甚至全部ERS的特征消失,故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迷走神经的影响减弱有关。 3.可能与附加的房束道有关有些研究者认为,ERS可能存在房束道是预激综合征(WPW)的一个亚型因为部分ERS可见P-R(Q)间期略短,>0.12s,<O.14s,常伴有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时ERS消失。但至今尚无组织学的发现加以证实。 4.与心外膜机械刺激有关AбoKyMoB报道71例ERS病人中有15例存在着膈疝、食管憩室或左侧膈肌顶部松弛故15人的ERS产生可能与心外膜受刺激所致。 5.国内有报道一家兄弟7人均有家族性早期复极综合征故不排除ERS有先天性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 早期复极综合征-疾病表现 X线胸片 ERS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心脏传导或电生理异常并非器质性心脏病征象,多数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有自主神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