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增材制造技术概述
3.1 增材制造技术概述 增材制造技术诞生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的美国。一开始,增材制造技术的诞生源于模 型快速制作的需求,所以经常被称为“快速成型”技术。历经三十年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 增材制造已从概念 (沟通)模型快速成型发展到了覆盖产品设计、研发和制造的全部环节的 一种先进制造技术,已远非当初的快速成型技术可比。 3.1.1 概述 1.概念 增材制造(即Additive Manufacturing,简称AM):一种与传统的材料“去除型”加 工方法截然相反的,通过增加材料、基于三维CAD 模型数据,通常采用逐层制造方式,直接 制造与相应数学模型完全一致的三维物理实体模型的制造方法。 增材制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如图3-1 所示。 “广义”增材制造则以材料累加为基本特征,以直接制造零件为目标的大范畴技术群。 而“狭义”的增材制造是指不同的能量源与CAD/CAM 技术结合、分层累加材料的技术体系。 目前,出现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多种称谓: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直接 数字制造(Direct Digital Manufacturing)、增材制造(AdditiveFabrication)、“三维打 印(3D—Printing ) ”、“实体自由制造(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 ” 、增层制造 (Additive Layer Manufacturing) 等。2009 年美国ASTM 专门成立了F42 委员会,将各 种RP 统称为“增量制造“技术,在国际上取得了广泛认可与采纳。 2.原理与分类 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类似“增材”的例子很多,例如:机械加工的堆焊、 建筑物(楼房、桥梁、水利大坝等)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元宵制法滚汤圆、生日蛋糕与巧 克力造型等。 图3-1 增材制造概念 基本原理:首先将三维CAD 模型模拟切成一系列二维的薄片状平面层。然后利用相关设 备分别制造各薄片层,与此同时将各薄片层逐层堆积,最终制造出所需的三维零件,如图 3-2 所示。 图3-2 增材制造基本原理 如果按照加工材料的类型和方式分类,又可以分为金属成形、非金属成形、生物材料成 形等,如图3-3 所示。 图3-3 增材制造分类 按照技术种类划分,则有喷射成型、粘接剂喷射成型、光敏聚合物固化成型、材料挤出 成型、激光粉末烧结成型、定向能量沉积成型等。 例如: 激光增材制造:通过计算机控制,以高功率或高亮度激光为热源,用激光熔化金属合金 粉末或丝材,并跟随激光有规则地在金属材料上游走,逐层堆积直接 “生长”,直接制造出 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其实质就是 CAD 软件驱动下的激光三维熔覆过程,其典型过程如图 3-4 所示。 图3-4 金属零件激光增材制造典型过程 电弧增材制造:采用电弧送丝增材制造方法进行每层环形件焊接,即送丝装置送焊丝, 焊枪熔化焊丝进行焊接,由内至外的环形焊道间依次搭接形成一层环形件;然后焊枪提高一 个层厚,重复上述焊接方式再形成另一层环形件,如此往复,最终由若干层环形件叠加形成 钛合金结构件。 3.技术优势 AM 技术不需要传统的刀具、夹具、模具及多道加工工序,在一台设备上就可以快速精 密地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从而实现了零件“自由制造”,解决了许多复杂结构零件 的成形难题,并且能简化工艺流程,减少加工工序,缩短加工周期。 AM 技术能够满足航空武器等装备研制的低成本、短周期需求。据统计,我国大型航空 钛合金零件的材料利用率非常低,平均不超过10%;同时,模锻、铸造还需要大量的工装模 具,由此带来研制成本的上升。通过高能束流增量制造技术,可以节省材料三分之二以上, 数控加工时间减少一半以上,同时无须模具,从而能够将研制成本尤其是首件、小批量的研 制成本大大降低,节省国家宝贵的科研经费。 AM 技术有助于促进设计-生产过程从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的转变。尽管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为三维构想提供了重要工具,但虚拟数字三维构型仍然不能完全推演出实际结构的 装配特性、物理特征、运动特征等诸多属性。采用增量制造技术,实现三维设计、三维检验 与优化,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际海上运输组织与机构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Maritime.DOC
- 国际法教室特论之一无法建立管辖之地特殊的气候与地理条件.PDF
- 国际环保公约管制之易致空气污染物质-淡江大学.DOC
- 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第研究组关于对流层电波传播的数据库列表-ITU.DOC
- 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电信发展大会WTDC-000年月日-.DOC
- 国际航空货运代理基础知识-深圳外代国际货运有限公司.PPT
- 图像亮度线索下的单目深度信息提取-中国图象图形学报.PDF
- 图强运动第二部曲.PPT
- 国际间二氧化碳排放及管理现况21气候变化纲要公约之发展1997年所.PPT
- 圆形压力隧洞衬砌与围岩荷载分担比研究-西安理工大学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