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zocin-合理使用抗生素PPT.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azocin-合理使用抗生素PPT

;抗生素的开发逐年减少;青霉素的发现获得了1945年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弗莱明预言: ——人们无知地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抗感染经验治疗的利与弊;目前中国耐药菌株的现状: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达56.8%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高达42.3%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9.6%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为48%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63.9% ;细菌耐药性特点;MRSA=超级细菌?;美国立法控制耐药细菌的传播;我国细菌耐药问题愈演愈烈;2004年10月9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48号; 48号文件--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规定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30号;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指标参考值(与感染、抗生素相关的条目);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 (卫医发〔2004〕292号);CID,2004;附加损害定义;《间接伤害 Collateral Damage 》 (附加损害)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公司2002年出品 ;附加损害导致的耐药菌株;抗菌药物与附加损害的相关性;附加损害与医生关注的的相关性;抗生素近期附加损害的机制;MRSA的发生率与三代头孢使用量的关系;三代头孢菌素与产ESBLs菌株的相关性;三代头孢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相关性;四代头孢菌素与VRE的相关性;碳青霉烯类与MDR绿脓的相关性;鲍曼不动杆菌和碳青霉烯药物的使用;喹诺酮与MRSA的相关性;喹诺酮类与产ESBLs菌株的相关性;喹诺酮类与MDRP的相关性;喹诺酮类与CDAD的相关性;抗菌药物干预定义;干预措施;抗生素使用与耐药性: 医院A;抗生素使用与耐药性: 医院B;A医院+B医院结论;P=0.001;三代头孢是头孢菌素酶ESBLs和AmpC酶强诱导剂 哌拉西林可能诱导青霉素酶的产生,他唑巴坦对青霉素酶的抑制活性很强 目前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的主要原因 过度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后诱导细菌产ESBLs和AmpC酶造成的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而不是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引起。 产ESBL和AmpC酶细菌在不同病人间的交叉感染,造成了耐药菌分离率高;抗生素干预(替代三代头孢)用药的选择;;细菌耐药问题就是抗生素治疗的附加损害;抗菌谱广—覆盖G+菌、G-菌、肠球菌和厌氧菌 卓越而可靠的临床疗效,各种指南推荐用药 十多年的临床使用经验,安全值得信赖 有效降低抗生素附加损害 ;1.Garnacho-Montero et al. Crit Care Med 2003;31:2742-2751. 2.Vallés et al. Ches123:1615-1624. 3.Ibrahim et al. Chest 2000;118:146-155. 4.Kollef et al. Chest 1999;115:462-474. 5.Rello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7;156:196-200. 6.Luna et al. Chest 1997;111:676-685. 7.Alvarez-Lerma. Intensive Care Med 1996;22:387-394. 8.王辉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年12月第28卷第12期:1295-1302. 9.庄文平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 年第16 卷第12:1413-1415. 10.朱德妹等,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年8月30日第5卷第4:195-200. 11.David L. Paterson.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4; 38(Suppl 4):S341-5. 12.V. KRCMERY JR. et al. Journal of Chemotherapy.1999;11: 385-390. 13.KM. Empey,et al. Pharmacotherapy 2002 ,22(1):81-87. 14.Mendez MN, Pharmacotherapy. 2006 Jan;26(1):61-67. 15.Philipp M. Lepper et al. AAC. 2002:2920-2925. 16.Von Dolinqer de Britod et al. Braz J Infect Dis. 2005 Aug;9(4):301-9. 17.陈升汶 吴伟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