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高一第2次课:意源于心,象托于物—赏析诗歌形象--学生版讲义.docxVIP

语文教学-高一第2次课:意源于心,象托于物—赏析诗歌形象--学生版讲义.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次课:意源于心,象托于物—赏析诗歌形象说到诗歌形象,我们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呢?接下来让我们看几张图片,都描绘了什么景物。1. 枯藤老树昏鸦——(枯萎藤蔓、老树、黄昏归巢的乌鸦)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3.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菊花)形象是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诗歌中的形象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文学形象鉴赏,它包括自然意象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一)意象指浸透诗人情志情意的具体物象,亦即人物形象以外的,寄托着诗人情感倾向的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物象。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还包括事物形象。(注:客观物象不是意象,只有熔铸了作者感情的客观物象才算意象。)诗歌常见经典意象:1. 送别类(1)杨柳: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恋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庚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刘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2. 思乡类(1)月亮:一般来说,古诗词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2)鸿雁: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怀亲的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3. 愁苦类(1)梧桐:凄凉悲伤,愁思的象征。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流水: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4. 抒怀类(1)丁香:代哀愁、愁思或情结。戴望舒《雨巷》“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象征着诗人的低徊和迷茫。(2)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3)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 爱情类(1)红豆:代称传情之物。如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2)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比翼鸟是一公一母,每只都只有一只翅膀,只有两只情人鸟比翼才能双飞,常用作比喻恩爱夫妻。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6. 战争类(1)楼兰:诗人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羌笛: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二)意境意象的剪辑组合即构成深邃的意境,而意境的营造又是塑造诗歌艺术形象的重要依托。“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意象与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营造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座建筑的一些砖石。如《再别康桥》以“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星辉”等意象勾画离别图景,充分表现出此诗清新、飘逸、优美之意境。(三)诗人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前者是诗人自己,后者是诗人所刻画和表现的人物。诗歌常见的艺术形象:①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②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抱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⑤爱恨情长的形象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