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与嵇康诗歌气格比较.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植与嵇康诗歌气格比较

曹植与嵇康诗歌气格比较 曹植与嵇康诗歌气格比较 【原文出处】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 【原刊期号】199501 【原刊页号】018-023 【分 类 号】J2 【分 类 名】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199507 【 作 者】虞德懋 提要 文章对曹植、嵇康诗歌气格进行总体比较。由于魏晋时期社会思潮及政局的影响,士人们惶遽悲怆而又充满时代赋予的自由解放感,曹植与嵇康的相继出现,展示了这一时期“人类自我解放的历程”;他们诗歌艺术层面的整合乖离和分镳合流,成为后人风骚各领的审美取向;他们既恪守传统又别肇异端的人文性格,代表魏晋中古士人奋力寻找和重建失落的精神家园的人生之途,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可贵财富。 作为中古文学主潮流的魏晋诗歌颇具文化飚流征象,曹植与嵇康诗歌气格彼此催动化生时代大潮的起落,展示民族艺术审美历史分镳合流之所趋,并鸢翔着魏晋一代名士风流的人文之翼。诗歌气格内蕴相当宽泛,诚如黑格尔所说的“作品的意蕴比形象更为深邃”,诗歌的气格同样也较单一的气骨或语言更为深邃。曹、嵇之气格涵茹深广,宏内肆外,流泽诗史甚远,尤于历史大转捩处充分显现其特定视角。   一   魏晋时代,社会思潮起伏,政局剧烈动荡,曹植、嵇康诗歌之气格背后涌动着时代的历史巨澜,显示出社会环境变迁所趋导的历史必然性。 这一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1)]。曹魏代汉、司马晋代魏均在此时,政失根本,天下大乱迭起,同时又是思想空前活跃,多元并鹜,继先秦之后的第二度哲学的黄金时代,具有“决定这种或那种艺术出现”的“精神气候”[(2)]。这种“精神气候”呈现时代的普遍心理,隐藏着社会文化的心理结构以及士人风习的变化,染乎世情,合乎时序。魏晋之际儒衰道盛,儒家注重群体纲常,道家鼓舞个体放任,随着大一统局面被打破,人的自由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汉末建安,儒家式微,文学由经学的附庸走向了独立。魏末正始,玄学崛起,提出了与汉代经学完全不同的思辨主题,士人心态、审美意识以及思维方式均发生根本性变化。由汉而魏,由魏而晋,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经过汉魏之际至正始年间发生了质的飞跃,转变为魏晋玄学思潮,形成汉代经学与魏晋玄学的鲜明对比,也形成曹植与嵇康诗歌气格明显差异。与魏晋时代大动荡、大裂变相关连,魏晋诗歌多种因素并存,极富智慧光芒,呈现出活跃的复杂态势,士人心头笼罩着惶遽不安,沉重悲怆,同时又充满着那个时代赋予的自由、解放的超越感。 曹子建风流如三河少年,他的作品表现出建安时代人的觉醒的诗歌主题。这是一个新旧交替充满企盼的时期,人性复苏了。发现自我,弘扬自我,期冀建功立业或退而立言以不朽实现人生价值,抒发拯世济时昂扬进取的精神和积极心态,反映时代真实面影,是诗人充满青春气息的时代歌唱,具有鲜明的个体解放倾向;同时又抒发着迁逝流变的“忧生之嗟”,不失儒家人格本位而与时代同步,这是时代的造化与赐予,其社会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与社会文化整合作用趋向一致,构成建安一代士人精进有致、沉郁悲凉的典型心态和作风,尤因其生平遭际竭蹶、个性兀傲不羁更现力度光彩,在此“世积乱离”的时代里更具撼人的力量。嵇叔夜如岩下之松,潇洒淡泊,朗朗照人。向秀《思旧赋》谓“嵇志疏而远”,诗人优游容与,游心太玄,目光投向老庄的自然,“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未若捐外累,肆志养浩然”,以自然大化的玄远境界看取人生。艺术视角更其审视自身精神世界,审美色泽趋向性灵的淡泊,纯是不同于建安时代而又同属人的主题即人的觉醒的别样吟唱,亦复积淀着特定历史文化释散的心理能量。这个时代思想解放,主体意识觉醒必然导致与之俱来的忧患意识的加深繁滋,而忧患意识的加重又必然强化和昭示人性的更大复苏,由此感到时光飘忽,人生短促,一种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眷恋始终困扰着魏晋士人。曹、嵇于此多有惆怅感喟,不过曹植因时代而形成的人格结构的冲突多表现为不能为世所容,屡试屡不见用,吁嗟“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嵇康则如其所云“轻时傲物,不为物用,有败于俗”,“富贵尊荣,忧患谅独多”,鄙薄世俗,显示出不同时期社会思潮使然的骤变心曲。 与时代思潮互为交织的是魏晋政局起伏动荡,上层政治圈密布阴霾,致使人的个体价值失却准的。但在相当一部分士人中儒文化观念仍然深藏于心,东汉名士政治理想名节精神并未因儒学地位下降而消歇,有时更其弘扬光大,曹、嵇、陶、谢皆如此。此种新旧价值观的矛盾,社会和文化关系失调,势必在政治上形成不可避免的剧烈冲突。汉、魏易代,执掌政权的曹氏杀孔融、杨修;此时已流于高度形式化的儒家礼法不允许孔融这样的具有“非儒”倾向的“儒变”者放言无惮,杨修则作了前于曹氏萧墙萁豆相争的牺牲。魏晋易代,大施淫威的司马氏更以统治者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