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思路和举措.docx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思路和举措.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2014 年 8 月号2014 年 8 月号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思路和举措曾信祥□重庆直辖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四次大的变化。2000 年,构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三大经济发展区”。2005年将这一战略微调为主城、渝西、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四大工作版块”。翌年,在三大经济发展区和四大工作版块基础上提出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2013 年,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继承和创造性地提出了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域划分”的发展战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万州区、开县、梁平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等 11 个区县。该区域地处三峡库区、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一、推进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基本思路渝东北片区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三峡库区后续发展与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并举,着力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超载人口梯度转移,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统筹推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实现新型区域化发展和库区人民安稳致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一)优化发展潜力。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出台实施“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是对一个主体功能基本相同的较大区域的功能定位,对区域内的各区县功能是原则性要求,由于各区县具有不同的自然、空间条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各区县在遵循主体功能大原则条件下的创造、创新发展空间。综合分析渝东北片区资源、环境、交通、人口聚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说渝东北片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二)挖潜政策优势。 一是西部大开发和后续规划的政策优势,力争实现较长时期内的更快发展。二是五大功能区划分公共财政向生态涵养发展区倾斜的政策机遇,争取生态环保投入和生态补偿,适宜造林的土地植树造林,创造森林碳汇。三是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三)抢抓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机遇。渝东北片区国土空间的特点与重庆市有相似性,地形地貌起伏较大、山多地少、区域分布差异大、可利用土地质量差距大。具有适宜工业化、城镇化的开发空间,科学布局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优化空间结构,实现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均衡分布,有利于争取政策支持,建设万州百万人口的第二大都市、开县五十万人口的大城市框架。(四)优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 业已建成的渝万高速、万开高速、万巫高速、万达高速公路,即将竣工的开达高速公路、浦万快速通道,正在规划的开城高速公路、渝西过境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天然的长江黄金水道,将极大地改善渝东北片区的交通条件,提升交通优势。(五)形成“万开云”特色产业板块。 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尤其是成渝经济圈的合作,提升渝东北片区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依托国家级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承接周边地区人口转移,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带动万州、开县、云阳特色产业板块,形成“万开云”经济三角圈。(六)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培育壮大有资源依托、环保水平高、吸纳就业多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特色资源加工、机械加工、轻纺食品、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商贸物流等。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落后产业,着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加快建成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打造巫山、巫溪、奉节旅游金三角,形成金三角旅游支柱产业。(七)注重培育城市群。在成渝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应调整人口布局,推进农村人口有序就近向中心城市、县城集聚,重点引导区域内超载人口向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转移,培育形成如“万开云”、“巫巫奉”等若干人口和经济密集的城市群,通过推进城镇化带动地区发展。增强开县、梁平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等国家农产品主产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县城及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开发,构建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群体。(八)加快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加快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建设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示范区,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加强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实施。增强奉节县、云阳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构建特色旅游经济带。(九)加强地灾防治。突出三峡库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产品功能,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强石漠化、水土流失、三峡库区消2014 年 10 月号 080公 共 论 坛2014 年 8 月号2014 年 8 月号落带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二、推进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对策举措重庆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