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5KVA单相逆变器设计与仿真.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设计—5KVA单相逆变器设计与仿真

5KVA单相逆变器设计与仿真 姓名: 班级: 学号: 同组同学: 目录 1、技术要求 2 2、负载参数计算 2 3、滤波电路的设计 2 4、逆变电路输出电压 3 5、逆变电路输出正弦电压 5 6、逆变器输出电流的计算 6 7、主开关元器件的选择 7 8、控制策略 7 9、控制器设计仿真 8 11、结论 12 1、技术要求 1)输出电压:110V 2)输出频率:50HZ 3)输出功率:5KVA 4)负载功率因数: 5)过载倍数:1.5 2、负载参数计算 1)负载电感最小值计算 公式 公式 公式 公式 公式 公式 公式 公式 2)滤波电容的设计 滤波电容与负载并联,对逆变电路输出电流影响较大,所以设计滤波电路时先选择设计滤波电容。 取滤波电容容抗为负载电感感抗的2倍: 公式 公式 公式 11公式 12公式 13 公式 14公式 15公式 16公式 17公式 18公式 19公式 20公式 21公式 22 =1时 公式 公式 公式 2)当 =0.8时 公式 26 =56.2A 公式 27 =35.3V 公式 28 5、逆变电路输出正弦电压 全桥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为 公式 公式 (1)逆变器输出电流有效值 公式 32 公式 33 (2)逆变器输出电流峰值 公式 34 公式 7、主开关元器件的选择 (1)常用开关器件功率-频率如图所示 选择MOSFET (2) MOSFET流过的峰值电流和耐压值的计算 公式 36 公式 公式 8、控制策略 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结构由外环电压调节器和内环电流调节器组成。外环电压调节器一般采用PI调节器,内环电流调节器可以采用PI调节器或P调节器。电容电流内环电压外环控制系统动态性能好,抗负载扰动性能强。PWM逆变器电容电流内环电压外环双环控制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电压给定信号 ur与输出电压反馈信号 u0比较得到电压误差,经过电压调节器 Gv产生电流给定信号 uir,uir与电容电流反馈信号 ic比较而得的电流误差信号经过电流调节器 Gi 形成控制量 u1,对逆变器实施控制。 控制器设计仿真在该双环控制方案中,电流内环采用PI调节器,简称双环PI-PI控制系统。其中电流调节器Gi 的比例环节用来增加逆变器的阻尼系数,使整个系统工作稳定,并保证有很强的鲁棒性;电流调节器的积分环节用来减少电流环稳态误差;电压外环也采用PI调节器,电压调节器GV的作用是使得输出电压波形瞬时跟踪给定值。这种电流内环电压外环双环控制的动态响应速度十分快,且静态误差很小。 电压和电流调节器分别为: 公式 42 对上述系统按极点配置方法设计控制器参数。双环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参数按常规方法设计,需考虑两个调节器之间的响应速度、频带宽度的相互影响与协调,制器设计步骤复杂,还需要反复试凑验证;采用极点配置方法大大简化了设计过程,同时能满足高性能指标要求,这种设计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四阶系统希望闭环主导极点 公式 43 非主导极点 公式 44 公式 45 希望四阶系统特征方程为 公式 46 公式 47 公式 48 公式 49 公式 50 公式 51 的实数根 公式 52 公式 53 针对一台单相PWM逆变器进行双环控制器设计,逆变器的主要参数如下:额定输出电压Uor=110V(rms),额定频率f=50Hz,额定输出功率Po=5kW,额定功率因数cosφ=0.8,输出滤波电感L=2mH,输出滤波电容C=400μF,等效阻尼电阻r=0.1Ω,PWM开关频率 fsw=10kHz。取期望阻尼比ζr=0.8,期 望自然频率ωr=2500,m=6,n=8可得: 仿真结果 将图3数学模型仿真,得图4波形如下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