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3节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
第三节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经济发展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即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加快调整和改造。鼓励经济特区、浦东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走在前列。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革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东部地区要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 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加工,加快培育旅游业,努力形成经济优势。 新疆塔城地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突出进行农业、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根据规划该地区将成为新疆最大的优良品种牛养殖基地。该地区养牛业将成为今后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发展特色产业 被誉为“红花之乡”的塔城地区额敏县,不仅扩大了红花种植面积,而且将大幅度提高产量。 昔日百里风区 今日万顷林田。图为塔城地区托里县老风口。 发展特色产业 中部曾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之一,也是民主革命的发源地,还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部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中部地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金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变化的状况。 1.经济增长的内涵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必要的物质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只增长不发展”现象。 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 3.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单纯以数量的增长为中心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低下。 集约型—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较高。 经济增长方式类型: 投资、出口 依靠消费、投资、 出口协调拉动。 4.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 天猫“双11”全球购物节前夕,11月10日下午4时许,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微博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办公室刚刚致电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工作人员转达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双11”的祝贺和问候。 第二产业带动 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 增加物质资源消耗 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 1.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内涵 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是促进和谐的基础和保障。 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全体公民中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 创新管理 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 必须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小结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征 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全面小康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1.下列对21世纪头20年我们所要集中力量建设的小康社会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的小康社会 C、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小康社会 课堂练习 2.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我们不希望也不追求有过高的速度,我们更看重的是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更看重的是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更看重的是民生的改善。”这段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