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用).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用)

* 风尘之警:谓兵乱之警报和惊忧。 晏如:安定;安宁;恬适。 区域经济 是指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在特定区域内所生产的产品,经营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经济。 经济重心 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农耕经济重心 (2015年全国卷2.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 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表现 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经济区 地理位置 特点 形成原因 山东 黄河流域—鲁冀豫(崤函分界) 农业区,经济实力较强(山东最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 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早,人烟稠密。 山西 黄河流域—关中河西、巴蜀 江南 长江以南 原始森林覆盖经济实力较弱 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 龙门碣石以北 山东、山西以北(塞内、塞外) 畜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有限 气候寒冷,土地贫瘠。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它们分别描述的是哪个经济区? 【设问】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具有哪些特点? 2、区域经济特点:多样性、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ou) ……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司马迁笔下的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笔下的江南 司马迁和白居易笔下描绘的是一个地方吗? 是什么原因使江南有这么大差距?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二.中原人口大量外迁 安史之乱示意图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靖康之乱 1126年,金人攻破汴京;次年,将宋徽宗、宋钦宗及许多百姓俘虏押往北方,使汴京一片残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 二、中原人 口的大量外 迁 原因 过程 第一次:两晋之际,八王之乱后 第二次:中唐安史之乱后 第三次: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后 影响 ——人祸天灾 ---(1)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 (2)为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工具技术,促进江南经济发展 结合13页课本知识,总结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过程: (1)孙吴、东晋南朝——初步开发; (2)中唐以后——逐渐超过北方; (3)南宋——重心南移完成; 2.原因: 思考:人口南移给南方提供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有利因素? (1)中原人口的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2) 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原因: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宋书·孔秀恭等传论》 材料三:教材P13页第一段小字。 (3)南方环境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4)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材料四:中国历代政治中心的转移,从经线来看,总体呈自西向东的趋势;以纬线观之,则时南时北。……政权南移在封建社会中后期主要有三次:晋代…;宋代…;元末明初…; (5)政治重心的南移起了带动作用;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3.影响: 材料一: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卷337 材料三:教材P13最后一段小字:“苏湖熟,天下足。”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1)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材料四: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 (2)教育文化中心南移,南方教育不断发展。 (3)促进了民族融合。 (4)后来,由于过度开发,也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南方——114 北方——48 南直 浙江 福建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广 广东 北直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27 26 11 9 2 22 12 5 17 13 5 11 2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总结: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不断完善 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的土地私有制 区域经济的多元互补以及经济重心南移 请思考: 古代的人口迁移和今天的人口迁移有 什么区别? 古代人口外迁是主要因为战争动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