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打开问题学生的心结
附件2:德育论文评分资料
德育论文第1号
打开“问题学生”的心结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两个“爱面子”的“问题生”的案例,分析了他们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从班主任的角度阐述了解决问题的三条途径。
关键词:爱面子 问题生 班主任 途径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的创建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深刻地影响着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班主任不仅要有火一样的激情,要有牛一样的韧劲,有一颗慈母的心肠,还要讲究工作的技巧。
我们教师满心希望学生专心学习,个个学好,人人成才。但是,事与愿违,不是个个学生都听话,个个学生都好。一个班集体中,良莠不齐是正常现象。而且,往往那些年级中被筛选出来、考学校又无望的学生,他们是不遵规守纪、行为不端的学生,他们犯了错误还强词夺理,死要面子,试图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不容他人侵犯。他们要用骄横、破坏纪律或大家不认可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使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心的得到满足。这些问题生大错不缺,小错不断,搅得班级鸡犬不宁。班主任与他们谈话,他们要么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要么就是阳奉阴违,消极抵抗,老师你说归说,我做还是那么做,岂奈我何?这些问题生使得班上想学习的同学学习不了,班主任也被“折磨”得头痛心悸。
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该怎么办?
案例一:接了一个全校出名的烂班,问题生可以组成一个加强排,教室里整天闹哄哄,老师根本无法上课。而这群人中的“首领”就是A——老师们称之为“坏酒饼药”。
数学老师上课,他在下面把吃剩的包子砸到黑板上,老师批评他,他冲老师吐唾沫,骂老师,还说老师冤枉了他。气得数学老师心脏病差点发作。
上课无聊,坐在最前面的他用矿泉水瓶子打来开水,然后又一点点地倒在地上,搞得那一片的同学座位下都是水,书本掉地上就湿了。大家进出也极不方便。他甚至还脱下袜子扫同学的脸。
小组长是个个子矮小的农村娃,有次小组长查作业,他二话没说,抓起小组长就是一顿打。幸亏我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事后他还为自己辩护:“偷看作业就要打!”
谈恋爱,他在班上首当其冲,整天与那个女孩廝守在一起,公然在校园里出双入对。期末考试,他召集几个同学搬来大包的石灰袋子堵在门口。别的学生在静心考试,他在教室“呼朋引伴”,招兵买马,集体上厕所,还振振有词说:“人有三急”。
分析A同学的行为,他是属于冲动型。这是以行为、情绪的明显冲动为主要特点,表现为忍耐性极差,易激怒,自控能力差,不考虑后果,易出现短时间的冲动行为,谩骂他人或伤人毁物,违反校规乃至法规。该同学犯了错误不自我反省,处处为自己找理由,企图挽回自己的形象。不过,班主任和学校领导找他谈话,大家对他侧目而视时,他有时或多或少的有些收敛。看来,该同学还是要一点“面子”的。
案例二:B同学家境比较好,以前学习成绩还可以,家庭教育好,父母的期望值也较高。可是,他寄居在亲戚家,父母亲自然就有顾不到的地方。他平时对老师很有礼貌,似乎是言听计从。其实不然,他爱找各种借口不来上晚自习,泡网吧。老师盯得紧,他就表现好些。与他讲道理,他听得频频点头。一段时间后,他又会回到从前。高三有一段时间,他的表现很不好,晚自习有好长一段时间请假不到校。上课还经常讲话,影响纪律。我接连找他谈了四次话,于是他对我吼道:“老师,你给我一点面子要不要得!”
B同学的行为是属于学校适应不良中的行为障碍症。表现为学习产生困难,上课听不进,品行紊乱,自控能力较差。“面子”也要,玩也要玩。
其实,这种“爱面子”的问题学生还有许多。
对这些问题学生,班主任采取高压政策,用各种手段让其服帖,但维持的时间不长;采用回避政策,在班级里孤立这些问题学生,也只能一时奏效,还会使这些问题学生心灵更加孤僻,性情更加古怪,会想出更多的折来引起师生的注意,班级里还是永无宁日。于是,针对A同学的行为,我从外围入手,掌握他以前的表现,他个人的爱好,以及他今后的打算。多次与家长交流,深入了解其家庭背景。他有一个不幸福的“完整家”,父亲在外与别的女人相好,不愿回家,偶尔回家也是只顾自己玩电脑到深夜。母亲性情暴躁,对他父亲和那个女人恨之入骨,并且还与那个女人在单位大打出手。这件事使A觉得面子扫地。他母亲又十分溺爱孩子,处处袒护孩子,爱指责别人欺负了她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其心理行为是不健康的。
B同学有着强烈的个人“自尊心”,最怕别人瞧不起他,但又控制不了自己。原因是他特会说,把父母亲哄得团团转,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甚至可多得些。天长日久,他就慢慢养成了说谎的坏毛病。
魏书生说:“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生知每个儿童的内心世界,学生方能用心灵感觉出教师的情绪,并以好心还好心。”
通过以上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