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36例腹水型晚期血吸虫临床观察.docVIP

中医药治疗36例腹水型晚期血吸虫临床观察.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36例腹水型晚期血吸虫临床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医药治疗36例腹水型晚期血吸虫临床观察 赵琳 (四川省西昌市血吸虫病防治站 615000)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382-02 【关键词】 腹水型晚期血吸虫 中医药治疗临床资料分析 1. 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发病机制 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由血吸虫栖息在痔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等门静脉内,每天排出大量虫卵,虫卵大量沉积在肝内门静脉分支与末支。由于虫卵栓塞,嗜酸性脓肿和肉芽肿,最后形成纤维结节。这些病变压迫了门静脉小分支,使门静脉血管闭塞,阻碍了门静脉与肝窦之间的通路,导致流入道梗阻,进而形成门静脉高压。虫卵沉积组织纤维化是血吸虫感染最严重的转归。因此,门静脉高压及白蛋白减少所致的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是形成腹水的主要原因。 2. 中医药对晚血腹水形成病因病机的认识 血吸虫病的病因由虫毒侵蚀所致。虫毒之邪自皮肤毛孔进入体内先犯肺卫,继入肝脾,正邪相博。如正足而邪不盛医治适当,则毒除病愈;如正衰而不能驱邪,病情缠绵,终成顽疾。其慢性病变过程,首先犯肝,肝受郁阻,遂失条达和疏泄功能。气郁横逆。伤及脾土,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痞塞中焦,形成腹水。脾虚及肾,肾气不足则运化失常,开合失司而聚水。更由于命门之火衰微,肾的气血运行郁滞不畅,也是形成腹水的另一原因。肝脏受累使肝络壅塞,气滞血瘀,肝病传脾,脾内气血运行受碍,气结血凝,日积月累,遂成癥积,胁下形成坚硬积块。肝脾同病,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藏通失司,血溢离经,留著不行,出现鼻出血、呕血、便血等出血症状。肝气不舒,脾胃不和,气机郁滞,运化失司或糟粕内停,大便秘结;或水谷不化,久泻不止;水谷纳少,气血无源,虚羸消瘦。因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表示肝硬化乙丧失代偿能力,是预后严重标志之一。 3.中医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的治疗方向 (1)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升清降浊,健脾利水。 《内径》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升清降浊及水液精微输布受职于脾,脾胃乃后天之本,为营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濡养”。 治疗以健脾除湿,活血化瘀为主。因肝为病之源,肝脾关系密切,故治疗时应兼理肝经之积郁、养肝、和肝、柔肝。同时应壮肾阳,促进晚血腹水脏腑机能恢复,通利三焦达消水的目的。因此对晚血腹水采用“疏里通汤+五苓散”加减,疗效显著。 (2)根据阴阳虚实辩证分型,扶正纠偏,同时严格控制饮食的盐摄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达到标本兼治。 晚期血吸虫病腹水病程冗长,迁延日久,必然引起正气虚弱,气血亏损,因此临床上多有不同程度的虚证表现。在辨明虚实后,肝脾血瘀的用“桃红饮+五苓散”加减,同时嘱咐患者饮食低盐,多吃高蛋白的食物配合治疗,疗效明显。 4.晚血腹水的临床表现 晚血腹水型是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与肝功能失代偿的结果。主要表现腹部增大,高度腹水可出现食后饱胀不适、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腹部膨隆似青蛙腹,四肢细小。腹水可反复消长或逐渐加剧,病程长者可达10-20年,有些患者腹水较明显或伴有下肢水肿、腹壁静脉显露等症状。 5.中医药治疗36例晚血腹水型临床资料 36例晚血腹水型患者均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资料真实可靠。从2005-2012年对36例晚血腹水型病人采用中医辩证施治,中药升清降浊与活血化瘀、健脾利水相结合治疗消除腹水,效果显著。 (1)一般资料 36例晚血腹水型中男性17例(47.2%),女性19例(52.8%)。年龄最小22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38岁。确诊晚血最早年份是1976年,最晚年份是2011年;有14人病原学治疗8次以上(38.88%)、6-8次病原学治疗6人(16.66%)、3-5次病原学治疗6人(16.66%)、2次病原学治疗3人(8.33%)、1次病原学治疗7人(19.47%)。18例已行切脾术(50%)、7例出现消化道出血(19.44%)、3例患有肝炎(8.33%)、4例B超显示肝纤维化(11.11%)、6例B超显示肝硬化(16.66%)、26例B超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吸虫病肝损害(72.22)、1例曾出现肝昏迷(2.78%)。13例有腹疼症状(36.11%)、14例有腹胀症状(38.89%)、14例有腹泻症状(38.89%)、2例有呕血症状(5.56%)、4例有便血症状(11.11%)、3例有黄疸症状(8.33%)、腹壁静脉显露7例(19.44%)。8例丙氨酸转移酶升高(22.22%),12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33.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