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苏轼几件作品的年代考释_.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_苏轼几件作品的年代考释_

关于《苏轼几件作品的年代考释》丁正(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10632)摘要:历代苏轼研究专家留下众多文献资料,是研究苏轼书法作品的基础,脱离此基础的考证是徒劳无益的。《考释》作者未能全面占有资料,使文章失考之处颇多,今补证之。关键词:苏轼;书法;中图分类号:J292125考释正误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22795(2005)0220063212AOnTextualResearchoftheAgeofSuShiπssomeWorksDINGZheng(JinanUniversity,Guangzhou,510632,China)Abstract:ExpertsstudyingSuShithroughtheagesleaveoverplentyofdocumentsandliteraturewhicharethebasisforresearchesonSuShiπscalligraphy.Anytextualresearchesdivorcedfromthebasiswillprovefutile.TheauthorofTextualResearchdidnotcomprehensivelyreadrelativeliterature,losingabaseofsupport.Now,thepapergivesasupplement.Keywords:SuShi;calligraphy;textualresearchonthecorrectorerror《书法》2002年第11期载有《苏轼几件作品的年代考释》一文(以下简称《考释》),对《与梦得书》等八件苏轼作品的年代进行了考释,读之再三,颇有一些想法,不吐不快。兹就此八件作品的考释,略呈拙见,就教于二位作者,并谈谈有关书法资料考证工作的一点感想。《考释》作者说,苏轼“其一生留下许多书法作品,有的写明了确切的年代,有的却没有写明。我们不揣浅陋,今就其部分作品作出年代考释”,据此云云,则该文的主旨应是对现存苏轼作品中年代不明者,考出其确切或大致年代,或是对前人或今人考释的纠谬。当然,与作品有关的一些人物、史实也应该尽量考证清楚、明白,这一点不仅对作品之系年至关重要,同时也应是考释所应包括的内容。但无论是资料考证工作还是其他的学术研究,我们应该尽量做到了解、利用前人和今人的一些成果,别人已经做得很好的工作,自不必再作无谓的重复。对他人的成果漠不关心,只能说明学术上的无知和孤陋寡闻。自宋代以来,历代都有不少苏轼研究专家,对苏轼的诗、文进行编辑、刻印、校注、编年,并有多种苏轼年谱行世。当代著名学者曾枣庄、孔凡礼诸先生都是苏轼研究的专家,他们的大量成果,虽然主要是在文学和文献方面,但对苏轼的书札、碑帖、墨迹也都有不少涉猎,这些都是研究苏轼书法作品年代不可缺少的资料。作者对这些文献却毫无所及,就是国内目前研究苏轼书法作品比较集中的《中国书法全集·苏轼卷》(以下简称《全集》),这两位作者大概也未看过。不然,对于一些已有年款的苏轼作品本不成为其问题的东西,作者就不会再作无谓的考证了。对于考证苏轼作收稿日期:2005203201作者简介:丁正(1966—),男,湖北麻城人,暨南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书画篆刻史论、古典文献学研究。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第3卷·64·品年代最有用的苏轼本人的诗文书札,作者大概也未能深入细致地读过,这在文章中看得十分清楚,绝非我妄下断语。兹就这八件作品及作者文章中的问题,逐一作说明如下。一、《与梦得书》按:是帖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全集》收录,系于元符三年(1100),不误。今《考释》云“苏轼此帖具体写作时间当为:绍圣四年六月十三日,即1097年6月13日无疑”,大谬。正如《考释》所云,苏轼两次渡海时间分别为绍圣四年和元符三年。《全集》系此帖于元符三年,已有所考,今补证之,并驳《考释》之谬。绍圣四年丁丑(1097),轼62岁,四月十七日,惠守方子容携诰命来,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不得签署公事。《苏轼文集》卷二四《到昌化军谢表》及卷七二《僧伽同行》皆叙及之。《到昌化军谢表》云:“今年四月十七日,奉被告命,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臣寻于当月十九日起离惠州,至七月二日已至昌化军讫者。”四月十九日,苏轼置家惠州,与家人痛苦诀别,独携子过离惠。抵广州,发新会,休于鹤山麓。五月,溯康封而上,抵梧州。闻弟辙尚在藤州,十一日,追及之,与辙相遇于藤州,自是同行;六月五日,与辙同至雷州。八日雷守张逢专使津送以往,离雷州。九日达徐闻,冯大钧迎于海上。得冯之助,将渡海。十日,至递角场。谢冯大钧书,即《苏轼文集》卷五八《与冯大钧》第一简。十一日,和陶潜《止酒》,赠别弟辙,遂渡海,达琼州岸,于七月二日到昌化军贬所。苏轼行迹般般可考。此次渡海的时间为六月十一日。《苏轼诗集》卷四一《和陶止酒·引》叙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