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末八旗蒙古文人延清及其着作概述-社科网.PDF
清末八旗蒙古文人延清及其著作概述 宏伟 (内蒙古大学 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 摘要:延清是清末著名的八旗蒙古文人,蒙古族汉文诗人。延清生长在中原地区,从小接受和学习的是汉文化。平 生用汉文创作了卷帙浩繁的诗文,其汉文诗集有 《奉使车臣汗纪程诗》、《蝶仙小史汇编》、《虎口余生录》、《锦官堂 诗草》、《丙午春正倡和诗》、《四时分韵试帖》、《庚子都门纪事诗》、《锦官堂诗续集》、《锦官堂诗草》、《来蝶轩诗》、 《前后三十六天诗》等,除此之外,还编辑选录了 《遗逸清音集》和 《七十二翁诗》等两部诗集。其汉文诗,从各 角度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推动了清末年间的诗歌发展,也为蒙古族文学宝库增添了珍贵的遗产。 关键词:延清;著述 中图分类号码:I52 文献标识码:A 延清是清末著名的八旗蒙古文人,蒙古族汉文诗人。延清生长在中原地区,从小接受和学习的 是汉文化。平生用汉文创作了卷帙浩繁的诗文,其汉文诗集有 《奉使车臣汗纪程诗》、《蝶仙小史汇 编》、《虎口余生录》、《锦官堂诗草》、《丙午春正倡和诗》、《四时分韵试帖》、《庚子都门纪事诗》、《锦 官堂诗续集》、《锦官堂诗草》、《来蝶轩诗》、《前后三十六天诗》等,除此之外,还编辑选录了 《遗 逸清音集》和 《七十二翁诗》等两部诗集。其汉文诗,从各角度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推动了清末 年间的诗歌发展,也为蒙古族文学宝库增添了珍贵的遗产。 一、清末八旗蒙古文人延清 延清 (1846-1920) 是清末著名的八旗蒙古文人,蜚声于清末文坛的蒙古族汉文诗人。字子澄, 又字紫丞,号铁君,晚年自号搁笔老人,蒙古镶白旗人,京口驻防。巴哩克氏。其曾祖父珠隆阿、 祖父德庆、父连元均为清廷小吏。延清于道光二十六年 (1846)出生在江苏省镇江市。《清代人物大 事纪年》中载延清去世年:“民国九年去世,时年七十五”。[1]同治九年 (1870)被推举为优秀学子, 同治十二年 (1873)考取了举人。次年参加会试,提名进士榜,官工部。从此,先后任工部都水司、 屯田司、宝源局印等职。光绪三十年 (1904)年已 59 岁的延清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宣统二年 (1910)8 月又转为翰林院侍讲学士,11 月被派充文职六班大臣。清朝被推翻时,延清已为 66 岁的 老人。延清在清朝三代皇帝 (同治、光绪、宣统)的朝廷供职 38 年,对满洲政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晚年他以结交文朋诗友、唱和诗歌、刻书印诗为乐趣,以文墨为友,度过了安祥清闲的晚年。《清史 稿》、《情史列传》未有延清的生平传记。《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中载延清传云:“延清 (1846-1918), 清代蒙古族诗人。蒙古镶白旗人。巴哩克氏。字子澄,号铁君,也称阁笔老人。自幼学习汉语,读 诗书,聪慧过人。同治九年 (1870),补丁卯科优贡。十二年 (1873),考中举人,继中进士。在工 部都水司、屯田司、宝源局任职。光绪三十年 (1904),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宣统二年 (1910),充 文职六班大臣。亲身经历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在诗中得到反映。光绪二十六年 (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他写出 《虎口余生》等数百首诗。三十四年 (1908),为钦差专使往 喀尔喀车臣汗部,著 《奉使车臣汗纪程诗》。著有 《锦官堂诗草》、《锦官堂诗续集》等诗集。”[2] 《同治庚午科大同年齿录》、《京口八旗志》等记载了延清的生平资料。佚名 《同治庚午科大同 年齿录》“延清”条中载:“巴哩克氏,字子澄,号铁君,道光丙午三月廿四日生江苏京口,蒙古镶 1 白旗,德通佐领下优附生。第十一名优贡,癸酉科举人,甲戍科进士,工部郎中、日讲起居注官、 翰林院侍读学士。曾祖珠隆阿领催。……子彭年光绪甲午年优贡,同知衔江苏知县。”[3] 延清自幼失去双亲,由其姑父领养。他从小接受汉文化的教育,“自幼谙熟汉语,饱读诗书”[4], 喜读 “五经”、“四书”,“清笃实廉慎,性耽风雅,诗才敏捷,下笔千言。”[5]从小打下了坚实的汉 文化基础,培养了文学创作素养。他 “嗜诗如饮食之,不能一日离”[6],平生用汉文创作了卷帙浩 繁的诗歌。其最初创作的几首诗被选入全庆的 《梓里诗存》中,延清也自己说:“同治朝叶赫全文慤 公庆所编 《梓里诗存》八卷,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