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的象征粮食金钱欲望与毁灭我读杂食者的两难经济15石
2012 春季競寫 文本分析組優選獎
玉米的象徵:糧食、金錢、慾望與毀滅──我讀《雜食者的兩難》
經濟15石羽庭
一、 前言
在《雜食者的兩難》中,麥可‧波倫指出玉米對農牧工商業、全球貿易、健
康衛生的影響。在書中玉米不斷的被提及,從崛起到興盛,從興盛到泛濫,玉米
儼然成為世界的主流文化,在每個人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作者是怎麼
看待玉米呢?在書中麥可‧波倫對玉米有多方定義,從最初認定的玉米即糧食、
玉米本身所代表的金錢、人類逐漸膨脹的慾望,以及最終導致人性喪失的毀滅。
玉米在書中代表上述四種意義,而我將從麥可‧波倫的角度探討玉米在此書中代
表的各個象徵,藉以了解作者對玉米的最終看法。
二、 麥穗兩岐──糧食的象徵
現今的糧食包含了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 ,其中玉米以後起之輩逐漸超
越了其他糧食作物,甚至成為世界最主要的糧食,玉米是如何從中美洲人的主食
變成全世界賴以為生的糧食呢?
(一) 從起源到興盛
玉米是原產於中美洲墨西哥的野生黍類,自從印地安人發現它並在非刻意的
情況下進行採集、篩選、馴化與雜交一連串的行為之下,玉米的崛起與興盛就悄
1
悄地在世界糧食的歷史上埋下伏筆。 一直到一四九二年地理大發現後才被西班
牙人發現,在發現玉米的好處與生長優勢的同時,他們將這個意外獲得的「黃金」
推廣至歐洲、殖民地甚至是全世界。《雜食者的兩難》中寫道:
沒有任何植物能像這種「印地安穀粒」長得那麼多、那麼快。……雖然
當地所產玉米製成的麵包並不可口,但玉米對於北美洲氣候與風土的適應
能 力遠超過歐洲穀物。……不論是寒冷或炎熱、乾燥或潮濕、貧瘠或肥沃、
日照長或是短,玉米在美國原住民盟友的協助之下,演化出生存與繁衍所
需的各樣特徵。2
玉米一開始在歐洲不如馬鈴薯大受好評,但卻在亞洲和非洲殖民地順利的落
3
地生根 ,到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工業興起,連帶影響糧食革命。麥可 ‧波倫認
1 參照阿圖洛‧瓦爾曼著、谷曉靜譯,《玉米與資本主義──一個實現了全球霸權的植物雜種的
故事》,(中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年),第三章。
2 麥可 ‧波倫(Michael Pollan )著、鄧子衿譯,《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
史》,(新北市:大家出版社,2012 年),頁31 。
3 參照顧恩特‧希旭菲爾德(Gunther Hirschfelder )著、張志成譯,《歐洲飲食文化》,(台北:左
1
2012 春季競寫 文本分析組優選獎
為玉米之所以能主宰世界,是因為它本身出色的演化、政府與企業的合作與近代
食品加工的盛行,結合這三者,玉米這才能稱霸全球,被全世界的人所接受。
(二) 玉米如何成為「糧食」的代名詞
玉米最初生長在熱帶的中美洲,為印地安人所種植,但後來經由歐洲人之手
推廣到中國、亞洲、非洲等地區而開始逐漸流行。因為玉米容易耕種,且能適應
環境,儘管在歐洲與北美洲不如馬鈴薯和小麥還受歡迎,但歐洲與北美洲的人民
也開始習慣並接受玉米。工業化後出現許多先進的農業工具,對農作物的產量有
飛躍的進步,再加上農業專一化生產,玉米的產量大幅提升,逐漸趕上了其他糧
4
食作物 ,玉米更在二十一世紀時超越小麥成為世界上產量最多的糧食。墨西哥
人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創造了馬雅和阿茲特克文明,我們也因為玉米創造了更多
工業文明和食物文化,玉米的產量可說是關係到文明的興衰。《雜食者的兩難中》
也提到:
十九世紀英國作家威廉‧柯貝特(William Cobbett )宣稱,如果沒有印
地安玉米的「豐收」,殖民者可能永遠無法建立「一個偉大的國家」。5
由此可見,麥可‧波倫認為糧食可謂一個國家的基礎,沒有糧食,國家是絕
對無法建立並興盛的。玉米從最早墨西哥人民的主食,變成現今全世界口中振振
有詞的「糧食」,甚至取代了小麥成為全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