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地理学--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中)
4 反气旋和天气 反气旋——占有三维空间的中心气压值比四周高的水平空气涡旋。反气旋和高气压属同一个系统。 ? 北半球反气旋区域内空气作顺时针旋转,向外围 辐射流动 ;南半球相反。 ? 反气旋强弱以中心气压值大小定论。地表上为1020~1030hpa,强度大时为1080hpa,风速达 20 ~30m/s(8~12级风) 反气旋按热力性质分为冷性(中、高纬度)和暖性 (我国东部地区)两种。 冷性反气旋常和高压相伴出现,故可称为冷高压。是中高纬度冬季最突出的天气过程。(1)形成条件、区域、季节和影响范围 形成条件——中、高纬寒冷地表经向环流转变为纬向环流(环流条件改变)。由高空西风带气流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从西北、北向、东南、南方向移动。 形成区域——例:北半球格陵兰、加拿大、北极、西伯利亚、蒙古等欧亚大陆地区,受地形作用成为反气旋活动最频繁、势力最强大区域。 形成季节——全年均有影响,冬季(冬半年)影响最明显。 影响范围——势力强大时可影响到我国华南地区。我国北部的秦岭以北受其影响较南部次数多,强度大。 冷性反气旋和天气 (2)天气特征 ① 冷性反气旋影响前——在源地为晴朗少云的天气。 ② 冷性反气旋影响时——大风、降温、降水 (雨、雪、雨夹雪)天气。 ③ 冷性反气旋影响后——气温降低明显,霜冻,风小, 晴朗少云天气(寒流滚滚)。 (3)活动周期 东亚地区,约3—5天有一次冷性反气旋活动,使我 国大陆 入秋后气温逐步降低。 天气过程——一次又一次冷空气南下实现气温降低过程。 (4)寒潮 ? 中央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温度下降10℃以上,最小温度降至5 ℃ 以下,作为发布寒潮警报标准。 ? 中央气象局补充规定: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48小时内温度下降10 ℃ 以上,长江中下游最小温度≤4 ℃ (春秋季该为江淮地区最小温度≤4 ℃ ),陆地三个大行政区有5级(10.7m/s)以上大风,三个海区(渤、黄、东)先出现7级(17.1m/s)以上大风,作为发布寒潮警报标准。 ? 上述区域48小时温度下降14 ℃以上,其余条件相同, 作为发布强寒潮标准。 (5)出现机率 平均机率8.6次/年,其中只有3~5次/年为全国性寒潮。 例:1955年1月,二型冷锋(寒潮)活动影响后,我国许多地方(广州、海南岛…)出现极端最低气温值;1993年5月河西走廊金沙市的沙尘暴。 沙尘暴 (6) 灾害与非灾害性 寒潮天气一般属灾害天气。但强度不大的寒潮天气会给久旱地区带来丰沛降水(雪),缓解旱情,属非灾害性天气。 影响我国的寒潮源地及路径 暖性反气旋又称暖高压(或副热带高压)。常在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沿纬度分布,受海陆影响断裂成若干高压单体,呈现时分时合势态。 ? 对我国天气产生重要影响的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简称副高)。 暖性反气旋和天气 (1)形成条件 对流层中上层气流辐合聚积下沉至地表(2)结构 ① 副高范围内——温度水平梯度较小,水平风速小。 盛行下沉气流,低层易形成逆温层,导致逆温层下 空气f 80%,逆温层以上空f50%。 ② 副高北、西北——温度梯度、气压梯度增大 ③ 副高南——气温梯度、气压梯度增大,水平风速 增大。 ④ 副高东——低层形成较厚、较低的逆温层。 (3)天气特征① 副高内——晴朗、少云、微风、炎热天气为主 (下沉气流区)。② 副高北、西北——多阴雨天气(与西风带天气系统 ——锋面、气旋、低压槽交界,气流上升,水汽丰富)。③ 副高南——东风气流、晴朗少云,低层潮湿、 闷热, 但有时(热带天气活动)也能产生大范围暴雨和中 小尺度雷阵雨及大风天气。④ 副高东——少云、干燥、多雾天气(受北来气流影响)。 某地长期受其控制可出现久旱无雨干旱天气,甚至沦为 沙漠气候。 (4)西太平洋副高活动——梅雨 副高—冬季~位置偏南, 夏季~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