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刑法学--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侵犯性,而为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 二、犯罪的客观方面的特征 (一) 法定性 (二)客观性 (三)侵犯性 (四)必要性 法谚:无行为,即无犯罪(反对主观归罪)。 三、犯罪客观方面的组成要件 具体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 四、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1)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2)有助于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3)有助于区分犯罪完成与未完成形态的界限 (4)有助于正确分析认定犯罪的主观要件 (5)有助于正确量刑 第二节 危害行为 一、危害行为外延 非危害行为 行为 非违法行为 危害行为 非犯罪行为 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1、最广义的行为:行为 2、广义的行为:危害行为 3、狭义的行为:犯罪行为 二、危害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危害行为,指行为人在其意识和意志的支配下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身体的动静。 其特征是: 1.危害行为是表现于外部的行为人的身体的动静,这是危害行为的客观外在特征。称为“体素”。 2.行为人的身体的动静是由行为人的意志(不是犯罪故意)支配的。这是危害行为的主观内在特征,称为“心素”。 3.由行为人的意志(心理态度)支配的身体的动静,必须对社会具有危害性(对法益构成侵害)。这是危害行为的法律特征。 三、思想、言论能否治罪的问题 单纯的思想不能影响社会关系的性质并对其造成损害或者威胁,只有思想外化为行为,才能具有社会危害性。 基于上述特征,下列行为不是危害行为: 第一,缺乏意识和意志因素(主观内在特征)的行为: (1)身体的条件反射行为; (2)睡梦中的言谈举止; (3)不满14周岁或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的行为; (4)精神病人实施的有害于社会的行为; (5)意外事件中的行为,因不能抗拒、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 (6)身体受到暴力强制时的行为。 第二,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当然不是危害行为。 包括:(1)合法行为; (2)正当行为。 四、危害行为的法律分类 实行行为与预备行为 实行行为是指实施了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构成要件所规定的行为。其特征是:实行行为须具有侵害法益的紧迫危险性。 讨论案例: 大学生甲睡在上铺,在睡午睡时,用脚把被子揣到床下的桌子上,带倒了桌子上的热水瓶,把睡在下铺的乙烫成重伤,问甲的行为是 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吗? 甲,是一下岗工人,看到当官的开车,吃饭店,心理特别不平衡,平常和朋友聚会时,经常说:共产党如此腐败,很快就要完蛋。甲的行为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吗? 甲是一28岁的青年,乙是80岁的老年人,同睡一屋,至半夜开始地震,惊醒后二人同时冲向门口,甲情急之中将乙推向一边,抢先冲出房屋,乙因而困在屋内被砸死,甲的行为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吗? 甲司机看到乙丙两人飞车抢劫,即驾驶出租车猛追,乙丙两人看后边有车追赶,就加速逃窜,由于车速太快,摩托车撞到桥墩上,造成乙死丙重伤.有人认为乙丙的人身权也应受到保护,甲应负刑事责任.有人认为甲是见义勇为,不应负刑事责任.根据犯罪客观方面的理论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一种蘑菇长期被人们食用,餐厅也普通使用这种蘑菇做菜,但这种蘑菇的亿分之一有毒。某大学生物系研究生甲在乙餐厅打工端盘子时,发现自己端给客人丙的蘑菇可能有毒,但他没有告诉客人丙,也没有告诉餐厅有关人员,仍然将蘑菇送给了丙。丙吃后死亡。甲的行为是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服装结构基础---裤装结构.ppt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10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概述.ppt
- 组织行为学----第八章_组织文化.ppt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8章 T-SQL编程与应用.ppt
-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_领导与组织行为.ppt
-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_群体心理与行为.ppt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5章 SQL Server 2005表的创建和管理.ppt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3章 SQL Server 2005安装与配置.ppt
- 消费心理学---第5章__消费流行、消费习俗与消费心理.ppt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八章 假设检验(8.1--8.3).ppt
-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pdf
- 202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卷.pdf
- 2025年中小学国庆节、中秋节放假通知及温馨提示汇编2份.docx
- 中小学2025年《国庆节、中秋节》放假通知及安全提示(2份).docx
- 清新儿童防拐骗安全教育班会课件宣讲PPT.pptx
- 中小学2025年《国庆节、中秋节》放假通知及安全提示(2份)_49.docx
- 中小学2025年《国庆节、中秋节》放假通知及安全提示(2份)_51.docx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pdf
- 中小学2025年《国庆节、中秋节》放假通知及安全提示(2份)_53.docx
- 中小学2025年《国庆节、中秋节》放假通知及安全提示(2份)_55.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