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光学A---第三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下)
1. 历史背景 声波 介质 光~电磁波 介质? 实验设计无可挑剔,仪器的灵敏度至今令人叹服。用这样的精密仪器可以测得一根条纹的百分之一的移动变化。他们在一年四季的所有日子,以及一天的白昼和夜晚都进行观测,结果都未观测到预期的条纹移动,就连百分之一的移动也没有。 实验结果迫使人们作非此即彼的选择: 要么地球不在运动;要么根本就没有以太这种东西。 新的理论? 否定“以太” 1905年, 狭义相对论 1.相对性原理 2.光速不变原理 我尊敬的迈克耳逊博士,您开始工作时,我还是一个小孩子,只有一米高。正是您,将物理学家引向新的道路。通过您的精湛的实验工作,铺平了相对论发展的道路。您揭示了光以太理论的隐患,激发了洛伦兹和菲兹杰诺的思想,狭义相对论正是由此发展而来。没有您的工作,这个理论今天顶多也只是一个有趣的猜想,您的验证使之得到了最初的实际基础。 等倾干涉 条纹特点: 中心是点,亮暗可算; 中间级次高; 里疏外密; 膜越厚,条纹越密 基本公式: 结论: 薄膜变薄:条纹吞入; 薄膜变厚:条纹吐出。 原因? 眼睛~条纹~光强~位相~光程差~h·cosθ 混合型干涉 条纹弯向厚度大的方向 结论 薄膜变薄,条纹移向厚度增加方向(楔顶); 薄膜变厚,条纹移向厚度减小方向(楔脚); 厚度过大,干涉条纹消失。(时间相干性) (3)白光入射,为什么一定要有补偿板? 应用举例:P243 题目10-6 某一台迈克尔逊干涉仪,所用红光波长λ=632.8nm,谱线宽度△λ=10^-4nm,整机接收灵敏度δN=1/10。求 (1)此仪器的测量精度 (2) 测量范围 解答:(1).设M1固定,移动M2,则到达观察屏的两束光的光程差为: 根据光谱宽度与波列长度的关系: 3.Michelson干涉仪的理论意义 应用价值 狭义相对论的实验支持; “米”的现代定义 其他类型干涉仪的原型 1892年到1893年,迈克耳逊发现保存在巴黎国际度量局的标准米是镉(Cd)光谱红线波长的1553163.5倍。这样,他就为长度基准找到一个非实物标准。(λ=643.8nm) 1907年迈克耳逊就是由于在“精密光学仪器和用这些仪器进行光谱学的基本长度测量方面的工作,荣获诺贝尔物理奖。 其他干涉仪 (1)Twyamn-Green干涉仪 (3)Mach-Zehnder干涉仪 特点: 光路可以做的很长,用于航空工程,风洞测试 (4)Sagnac干涉仪 应用: 测量转速 激光陀螺仪 铂铱合金基准米原器 (巴黎国际计量局) 实物基准: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铂铱米尺,称为米原尺。 自然基准: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1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5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自然基准:光速的定义,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米是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时间间隔内所径路径的长度”。 长度的精密测量?长度单位和基准的重定义 特点: 单色光照明, 无需补偿板 (2)Fourier分光干涉仪 傅立叶变换光谱仪的优点: A、速度快,B、分辨本领高,C、信噪比高。 这些优点在红外区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它多用于红外区域。 * 3.10 Michelson干涉仪 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 Heinrich Rudolf Hertz (1857-1894) Aristotle (384 BC – 322 BC)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1897 A.爱因斯坦(1931) 2.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与原理 迈克耳孙干涉仪 (1)M1⊥M2 θ θ θ 迈克耳孙干涉仪 移动M1,等倾条纹如何变化? (2)M1不严格⊥M2 迈克耳孙干涉仪 移动M1,等倾条纹如何变化? 时间相干性!! G1和G2是厚度和折射率都均匀相等的玻璃板,G1背后镀了一层半反半透的银膜。两束光一个在G1背面内部反射一次,另外一束光在G1背面的外部反射一次,因为有银膜,两束光的相位突变比较复杂,附加相位并非恰好为?。 G1 G2 M2 M’1 S M1 E 首先用单色光入射,调出等厚干涉条纹,然后换上白光光源,微调M2可观察到彩色条纹。当彩色条纹中心黑条纹位于视场中心时,仪器处于零光程点。 若在M2镜前加一厚度为h的玻璃板,向G1方向移动M2镜,直至再次出现白光条纹。测出M2镜移动的距离,可求出折射率。 正是零光程处的黑条纹,在两侧的彩色条纹中起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