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面处理首件施工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地面处理首件施工总结

原地面处理首件施工总结 原地面翻松掺5%石灰处理首件施工桩号:K48+000~K48+120段为砂土,由我部路基四队负责施工,施工前我部对原地面处理的首件工程十分重视,详细制定了原地面处理首件工程施工方案,在得到监理组及工作组的认可后,即进行原地面处理首件工程的实施,具体施工时间为2010年9月14日~10月5日。现将首件总结如下: 一、参加首件施工人员: 1、管理人员: xxx 项目经理 xxx 项目总工 xxx 项目副经理 xxx 项目副总工 xxx 试验工程师 xxx 试验室副主任 xxx 路基四队施工队长 2、技术人员:测量员2人 3、技术工人:测量工2人 4、其他人员:20人 二、首件施工投入使用的机械 徐工压Z18-J振动压路机1台,平地机1台,旋耕机2台,四铧犁2台,装载机1台,洒水车1台,机械运行状况良好。 三、施工过程及控制 1、为确保原地面处理的质量,施工之前,由试验室对石灰进行检测,石灰等级必须达到Ⅲ级石灰等级标准。 2、清表结束后测量组对此段进行中线放样,由中桩向两侧拉出边桩,检测基底高程并放出路基边线,用平地机进行整平。 3、我部9月14日在K48+000-K48+120段用2台多铧犁进行原地面翻耕晾晒,过程中安排专人检查翻耕深度(≥25cm),直至含水量在15%~16%时,用2台旋耕机进行粉碎,粉碎后设置4个标高观测点,即K48+020中8.933、K48+040左12m8.755、K48+060右12m8.796、K48+080中8.899。 4、进行打格布灰, K48+000~K48+120最大干密度为1.65g/cm3,根据灰剂量计算每平方米石灰用量为1.65*0.05*0.25=20.6kg,用装载机进行上灰,装载机每铲装生石灰重量为1250kg。试验段路基平均宽度为30m,为保证路基稳定,需每侧加宽0.5m,合计宽度为31m,试验段每格坚向间距分别为1.96m,横向间距为31/4=7.75m,每格面积为15.19㎡。每铲灰布置4堆,每格布置1堆,由装载机均匀布置,并用人工进行均匀撒布。布完灰后,用旋耕机拌和,拌和深度不小于25㎝。拌和过程中安排专人用铁锹挖洞检查拌和深度、拌和均匀程度,安排专人清除土中的各种杂物和较大的无法粉碎的粘土团;检查拌和深度具体为:K48+020中26.2cm、K48+040左12m25.6cm、K48+060右12m26.3cm、K48+080中25.9cm。 4、拌和结束后试验室进行灰剂量和含水量检测,检测合格后用振动压路机稳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然后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局部低洼处用旋耕机将表面旋起进行找补。 5、整平结束用1台振动压路机先静压1遍后,再用低频率大振幅振压1遍,其次用高频率小振幅振压2遍。最后再用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碾压过程中,对压实度进行检测,具体数据附后。 6、外观检查: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无起皮、弹簧现象。 7、碾压结束后对观测点标高进行检测,即K48+020中8.883、K48+040左12m8.702、K48+060右12m8.747、K48+080中8.843。 四、原地面处理工程首件总结 原地面处理首件施工在监理组及工作组的指导下顺利完成,通过首件工程施工了解到: 1、原地面处理的施工顺序如下:前期准备工作→清除表土→机械初平→掺灰→拌和→初压→整平→碾压→检查验收。 2、压实度、灰剂量、宽度、厚度符合要求(详见检查记录); 3、机械组合参数:首先用2台铧犁翻耕晾晒,直到含水量在15%~16%时,用2台旋耕机打碎,开始布灰拌和,拌和均匀后,平整完毕的填土,当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时开始碾压。 4、在碾压的过程中首先保证压路机静压1遍,再用低频率大振幅振压1遍,其次用高频率小振幅振压2遍。最后再用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碾压路线由路基边缘向路中心循序渐进,以利形成路拱,在路基边缘应向外超填50 cm,以保证边缘压实度。 5、由于土层变化很大,通过试验段压实度数据,可以判断该段落标准击实存在错误,我部重新取样,打现场击实,发现该段落与K48+300-K49+300段标击基本相同,现决定套用K48+300-K49+300段标击,最大干密度为1.77g/cm3,掺灰量应为22kg/m2。 6、原地面翻松掺5%石灰土的平均拌和深度为26cm,根据观测点压实后的平均高差为5.2cm,压实系数为26/(26-5.2)=1.25,压实厚度应大于20cm。 7、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掌握土的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的关系,以便在最有利的时机进行碾压。 8、颗粒粉碎均匀,不得留有夹层。 9、试验检测人员应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