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四讲 菱形的定义与性质
第十四讲 菱形的定义与性质 【知识点复习】 在平行四边形中,如果内角大小保持不变仅改变边的长度,能否得到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 邻边相等 【想一想】 有一组 的 叫做 邻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 A D C B 菱形 【菱形定义】 感受生活 你能举出生活中看到的菱形吗? 三菱汽车标志欣赏 如何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既快又准确地剪出一个菱形的纸片? 画出菱形的两条折痕,并通过折叠手中的图形回答以下问题: 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2.菱形有几条对称轴? 3.对称轴之间有什么关系? 4.你能看出图中哪些线段和角相等? 相等的线段: 相等的角: 等腰三角形有: 直角三角形有: 全等三角形有: 菱形ABCD中 AB=CD=AD=BC OA=OC OB=OD ∠DAB=∠BCD ∠ABC =∠CDA ∠AOB=∠DOC=∠AOD=∠BOC =90° ∠1=∠2=∠3=∠4 ∠5=∠6=∠7=∠8 △ABC △ DBC △ACD △ABD Rt△AOB Rt△BOC Rt△COD Rt△DOA Rt△AOB ≌ Rt△BOC≌ Rt△COD ≌ Rt△DOA △ABD≌△BCD △ABC≌△ACD A B C D O 2 3 4 5 6 7 8 1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菱 形 的 性 质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A B C D O 证明(1) 四边形ABCD是菱形 DA=DC(菱形的定义) DA=BC,AB=DC AB=BC=DC=DA (2) AO=CO,AD=DC DB平分∠ADC(三线合一) 同理: DB平分∠ABC; AC平分∠DAB和∠DCB DB⊥AC 思考:菱形ABCD两条对角线BD、AC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C B D A O 分析: 你有什么发现? C B D A O E 菱形的面积公式 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周长为80m, ∠ABC=60度,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分别精确到0.01m和0.1m2 ) B A O C D 分析: 菱形花坛ABCD的周长为80m AB=BC=20cm ∠ABC=60° AC=20cm AO=10cm BO=10cm BD=20cm≈34.64cm 花坛面积S=20cm≈346.4cm2 例1: 如图,边长为a的菱形ABCD中,∠DAB=60度,E是异于A、D两点的动点,F是CD上的动点,满足AE+CF=a。证明:不论E、F怎样移动,三角形BEF总是正三角形。 分析: 菱形ABCD DA=AB=BC=CD ∠DAB=60° △ABD是等边三角形 AE+CF=a DF+CF=a AE=DF ∠BAE= ∠BDF=60° AB= BD △ABE≌ △DBF BE=BF, ∠1= ∠2 A B C D E F 2 1 3 ∠1+∠3=60° ∠2+∠3=60° △BEF等边 例2: 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8,BD=6,过点O作OH丄AB,垂足为H,则点0到边AB的距离OH=_______ AC=8,BD=6 BO=3,AO=4 AB=5 AO ? BO= AB ? OH OH= 分析: 例3: 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是2cm,E是AB的中点,且DE丄AB,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___cm2 E是AB的中点 AE=1cm DE丄AB DE= = 菱形ABCD的面积S=2 cm 分析: cm2 例4: 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AB=4,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O点作OE⊥AB,垂足为E. (1)求∠ABD的度数; (2)求线段BE的长. (1)菱形ABCD,AB=AD,∠A=60° △ABD为等边三角形 ∠ABD=60° (2)由(1) BD=AB=4 O为BD的中点 OB=2 OE⊥AB,及∠ABD=60° ∠BOE=30° BE=1 分析: 例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土地管理学总论》(第2版).ppt
- 建房包工不包料合同书.docx VIP
- 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可能性第一课时课件(共20张PPT).pptx VIP
- 数字心盛量表的信效度与测量等值性.docx VIP
- 2025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届新高考生物冲刺热点复习:表观遗传与基因表达的调控.pptx VIP
- 北师大文学院2016年文学类考研资料之中国古代文学复习指要.pdf VIP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体育教案(全册详案版).pdf VIP
- EZVIZ萤石智能锁 执手系列-DL20系列CS-DL20VS-BrB1N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民航安全检查实务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