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控指南.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革热防控指南

六、登革热防治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通过带登革病毒的媒介蚊虫叮咬人群而引起传播的一种法定乙类传染病。 (二)传播登革热的蚊类主要有哪些? 在我国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蚊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伊蚊体色黑色,头部、胸部、腹部和足有银白色或白色花斑。 (三)哪些人易传染上登革热? 人群不分年龄、性别均对登革热病毒感染较敏感,前往疫区旅游的游客是登革热的高危人群。 (四)登革热的临床症状? 突然发热,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极度疲乏,出现皮疹和面、颈、胸部潮红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剧烈持续的上腹痛,畏寒,鼻腔、口腔及牙龈出血,脉搏弱而快,呼吸困难,有的出现休克或死亡。 (五)登革热有无特殊防治方法? 登革热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但是,登革热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 (六)登革热的主要分布情况? 登革热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现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登革热疫情。  (七)预防登革热的主要措施  1、消除各种积水。要翻缸倒罐,包括各种大小容器如桶、缸、罐、盆景、酒瓶、可乐罐、矿泉水瓶等,要疏通阳台积水,消除阴井、阴沟、排水沟、天棚、地下停车棚积水,尤其是雨后积水。对一时不能消除的积水,投放化学杀虫剂杀死蚊虫。  2、消灭成蚊。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约半小时开展灭蚊效果最好,化学杀虫剂可选择高效低毒的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以每平方米15—20mg喷雾进行空间喷洒灭成蚊。室内用市售杀虫剂喷洒于阴暗墙角、衣柜背面进行杀灭成蚊。  3、加强传染源管理。要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期发现患者并及时隔离,为安全起见,从发病之日起隔离15天。    4、做好个人防护。在室外工作时应穿长袖长裤,或在皮肤上涂防蚊油。白天、晚上睡觉应挂蚊帐、点蚊香,防止被蚊虫叮咬传染。  5、防止疾病扩散蔓延。在登革热流行地区不要开展群众性集会和娱乐活动,减少人群流动。  6、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动员员工积极开展以灭蚊为中心的卫生运动,人人动手消灭蚊子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防控指南 2014-09-28 主要内容 一、近期广东流行概况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诊断 五、治疗 六、防治知识问答 一、近期广东流行概况 广东发病情况 截至2014年9月26日零时,广东省官方登革热疫情通报共有19个地级以上市报告登革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9161例,累计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上升1437.08%。病例分布在广州7747例、佛山950例、中山164例、江门112例、珠海77例、东莞35例、深圳21例、清远15例、阳江14例、茂名6例、肇庆5例、汕头4例、湛江2例、揭阳2例、汕尾2例、云浮2例、惠州1例、河源1例、潮州1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3例,其中广州2例,佛山1例。 二、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不耐热,50度30min,或100度2min均可灭活。 可分为4个血清型(Ⅰ,Ⅱ,Ⅲ,Ⅳ)。 不同型的病毒相互之间只有部分或短暂的交叉免疫作用。 三、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5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 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 (二)传播媒介?伊蚊,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 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 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病毒在蚊体内繁殖,至少可存活30天甚至终生。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 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三、流行病学 三、流行病学 (三)易感人群? 在新疫区普遍易感,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 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者多为儿童。 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并可维持多年,对异型病毒也有1年以上免疫力。同时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其他B组虫媒病毒,也产生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如登革热流行后,乙型脑炎发病率随之降低。 三、流行病学 (四)流行特征 1.地方性? 2.季节性?? 3.突然性? 4.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疫情常由一地向四周蔓延。 (一)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四、登革热的诊断 1.流行病学史 1.1 发病前15天内去过登革热流行区。 1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