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行为案例-myweb.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偏差行为案例-myweb

An exploratory study into deviant behaviour in the service encounter: How and why front-line employees engage in deviant behaviour 授課教師:胡凱傑 博士 學生:游騰生VICTORIA BROWNING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Otago, Dunedin, New Zealand * 大綱 Intro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ology Results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 Introduction(1/2)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服務接觸是顧客服務的核心(Chapman Lovell 2006) 在顧客衡量組織的服務品質時尤為重要(Parasuraman, Zeithaml Berry 1985; Bitner, Booms Tetreault 1990; Harris Ogbonna 2006) 對於服務接觸的研究多數著重在前線員工行為如何促進顧客滿意度(Browning 2003; Bettencourt Brown 1997; Schneider Bowen 1995) 事實上,前線員工與顧客間的服務接觸經常是負面的, 甚至是令人痛苦的經驗。 前線員工的偏差行為尤其不利於服務性質的組織,其不僅會影響顧客滿意度,也影響顧客是否會繼續使用該組織的服務(Harris Ogbonna 2006) 服務接觸偏差是一個普遍問題。85%的受訪前線員工承認曾有過偏差行為,90%認為偏差行為是每天皆會發生的,而100%目睹過偏差行為(Harris Ogbonna 2002) 。 * Introduction(2/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在於了解… 在服務接觸中,前線員工偏差行為的類型為何? 在服務接觸中,哪些因素會影響前線員工發生偏差行為? 對紐西蘭渡假勝地的服務性質組織進行探索性研究。 * Literature review(1/4) -服務接觸的本質 服務接觸是一次性的,而非重覆發生的互動-由員工和顧客一同創造出來的人際互動(Czepiel, Solomon, Suprenant Gutman 1985; Grandey Brauburger 2002) 情緒商業化是指員工必須控制他們的情緒,用以提供令人滿意的服務經驗給顧客(Hochchild 1983) 員工必須依照組織的期望來表達他們的情緒(Ashforth Humphrey 1993: 89) 然而,一旦經歷過久,遇到奧客,或感到不舒服時,便有可能產生負面結果。 包括工作不滿意、情緒耗竭、異化、情緒失調和偏差行為(Mulki, Jaramillo Locander 2006; Ashforth Humphrey 1993) 前線員工的偏差行為可被視為接觸壓力的的後果(Rupp Spencer 2006; Grandey, Dickter Sin 2004) * Literature review(2/4) -偏差行為的定義 偏差行為的種類: 依偏差行動的對象和嚴重性可分為:生產偏差、財產偏差、政治偏差、個人侵害 (Bennett and Robinson 2000) 依服務破壞的頻率和公開程度可分為:偶發-私下、偶發-公開、慣例-私下、慣例-公開(Harris and Ogbonna 2002) 建設性的偏差行為 違背組織規範,用以對組織或其成員產生貢獻(Galperin 2003: 158) * Literature review(3/4) -偏差行為的前置因素1 個人因素: 性別、年齡、個人特質、員工認知(Martinko, Gundlach Douglas 2002) 風險導向、外向性、社交需求(Harris Ogbonna 2002; 2006) 偏差個人特質(Robinson and Greenberg 1998: 13) 適合性(Penney, Spector Fox 2003; Colbert et al 2004) 組織和工作因素: 服務文化的強弱(Yagil 2001) 文化控制介入(Harris and Ogbonna 2002) 對於HRM公平性的認知(Robinson Greenberg 1998; Harris Ogbonna 2002,2006) 自主權(Bennett 1998; Vardi Weitz 2003: Penney et al 2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