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合规文化宣讲稿――案件:合规文化建设的警钟.docVIP

银行合规文化宣讲稿――案件:合规文化建设的警钟.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行合规文化宣讲稿――案件:合规文化建设的警钟

银行合规文化宣讲稿――案件:合规文化建设的警钟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今天宣讲的主题是:案件:合规文化建设的警钟。 前不久,有位多年从事银行管理工作的老同志颇有感触地说:对经营风险、管理风险的银行而言——案件猛于虎,案防重如山!乍一听,此话说得似乎有点悬乎。但仔细一想,这句话的确切中了银行经营管理的要害。试想:一家银行不管你曾取得过多么骄人的业绩,也不管你曾书写过多么华丽的篇章,倘若发生案件,尤其是发生了那种“惊天”的大案要案,轻者,过去的一切所谓“业绩”、“华丽”都将毁于一旦;重者,千百万人辛勤构筑的金融大厦将为之蒙羞!甚至彻底走向毁灭……回顾银行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一个个令人瞠目的案件,一再向我们敲响警钟! ⅩⅩ年5月,对辽宁丹东宽甸支行原行长隋慕侠来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暗淡日子。他因违规审批发放贷款1亿多元,涉嫌票据诈骗案,给农行造成巨额损失而被依法逮捕,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面对无情的判决,他发出这样的忏悔:“我对不起组织多年的栽培,对不起家庭,更对不起我曾领导下的农行员工……”然而,悔之晚矣!隋慕侠作为经营行的“一把手”,并非完全不清楚越轨而行,违规操作的危害,但他权欲膨胀、独断专行,“老子天下第一”,为所欲为,办事不计后果。在日常的工作中,根本听不得别人的任何善意的意见和建议。据知情人称:就在案发前,尽管支行相关副行长及部门负责人均已发现多处疑点,并明确提出忠告:手续不全不能发放贷款的情况下,隋慕侠依然我行我素,强令有关经办人员签字放款。结果,导致不法分子利用虚假票据多次从宽甸农行成功骗贷……隋慕侠由此走上犯罪之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然是他咎由自取。但此案给农行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给农行员工心灵留下的创伤,尤其是给农行声誉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难以估量! 也许你会认为,上述案例虽然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但在农行这样的大家庭里,像隋慕侠那样无法无天,胆大妄为,明知故犯,强行违规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他的所作所为,离我们的行为准则和底线相去甚远。 那么,再让我们看看发生在内蒙乌盟分行账外违规签发承兑汇票的案件。 该行原行长吴和平伙同他人,抵不住金钱物欲的诱惑,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采取账外经营,违规签发承兑汇票,累计金额达5.19 亿元,其中1.89亿元形成高风险,给农行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人们不禁要问:关于如何合规办理承兑汇票,上级行早有明确规定。为什么还会发生如此严重的违规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直至酿成重大案件的事呢?令人感到痛心疾首的是,此案除了吴和平之外,竟然牵涉到乌盟分行辖内7个支行的13名行级干部,还连带着30多位经办人员。而更加令人可悲的是,参与违规作案的大多数人说出的理由,简直让人不可思议:害怕领导不高兴,从此不被领导器重,影响自己未来升迁提拔的“前途”。在这种低级价值观的主导下,更为荒谬的奇谈怪论应运而生:不违规马上就死,违了规以后慢慢再死,说不准有可能侥幸不死,或许还会一帆风顺;管他合规不合规,即使明知是违规,只要领导高兴让咱做,咱就去做。正是在这种谬论的影响下,吴和平等人的越轨举动不但无人管、无人问,更谈不上有人主动抵制或报告。曾几何时,在该行辖内,违规操作的人大行其道。什么法律规章,什么合规操作,什么内控机制,统统有名无实,形同虚设,为违规者而设的方便之门洞然敞开。致使那些故意违规者的胆子越来越大,在违规的泥淖中也越陷越深,直至难以自拔——多行不义必自毙!毫无疑问,那些严重违规并参与此案的人员必将受到党纪、政纪、国法的严惩,到头来,他们中的许多人只能落得身败名裂,人去财空的可悲下场。 本案除了给农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之外,更为严重的是毁掉了一大批干部,带坏了一方风气。大家知道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一个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银行干部实属不易。据当地有关人士痛心地说:案发初期,由于大批干部受到牵连,使整个乌盟分行业务经营出现了极为困顿的局面,几乎陷于半瘫痪状态。直到今天,笼罩在当地行的“案件”阴霾,还没有彻底散去——可见吴和平之流给该行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下面再讲一个十年违规放贷的怪事。 孙雪峰,先后担任过山西朔州金穗、城东支行的行长,1998年以来,在错误人生观、价值观的主导下,为达到短期内得到重用“提拔”的目的,他采取瞒上欺下、弄虚作假、违规经营、骗取荣誉等多种卑劣手段,极力粉饰业绩,使所在行连续多年获得“经营管理先进单位、创利先进单位、资金组织先进单位、营销效益产品先进单位、内控管理先进单位”等等光鲜的荣誉;孙某人头上更是戴上层层耀眼的光环,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然而,善良的人,谁会想到,这些看似华丽的光环背后却隐匿着一个欺世盗名的大骗局! ⅩⅩ年,孙雪峰导演的一系列严重违规违纪的“丑剧”,在内部审计时彻底曝光。原来那些所谓的骄人“业绩”,不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