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不能有效支持城镇化幻灯片.ppt

李扬: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不能有效支持城镇化幻灯片.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扬: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不能有效支持城镇化幻灯片

李扬: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已经采取,而且正在采取,今后还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那么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恰好迎来了中 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因此很自然的十二五规划就成为应对后危机时期中国整个的发展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一个支撑。那么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 长期强调的方向、原则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并且深化。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新的表述,所以研究十二五规划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在应对后危机时期整个战 略安排,以及各种各样的政策措施。那么在所有这样一些应对危机的措施中,我们注意到城镇化这样一个我们长期强调的经济发展动力比以往任何时候受到了更 多的强调。因此,今天我就城镇化的推进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探讨,希望大家批评指正。中国改革开放32年来,如果就经济发展的引擎而言是工业化 和城镇化。但是由于我们的发展是从一个非常低水平的,还没有温饱的水平上向温饱发展。所以,工业化很自然的成为一个长期以来主导性的因素。那么,这个 时候我们城镇化事实上也有相当大的进展,但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关系,就两者的关系来看城镇化是由工业化引致的,所以我们说这是一种引致性的城镇化。应该 指出工业化先导是中国发展道路的优势,就这个问题在国际上其实有很多的争论,而国内的学者也有很多的探讨,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城镇化速度落后于工业化是 中国的一个缺陷。我认为这恰好是中国的一个优势,因为它使得我们避免了像拉美以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早出现大城市通胀,以及各种各 样的贫民窟遍地产生的社会弊端。中国首先让人们有就业,然后才考虑是否移民,就这样一个道理是非常值得总结的。但是,现在确实中国进入一个转折时期, 因为中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在中国沿海地区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而城市化这种方兴未艾,所以我们的判断就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举,而且逐步向城镇 化为主导的方向转移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那么我们要想探讨新的趋势特征以及对我们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必须首先回顾前32年来的城镇化有一些什么 特征?我们从劳动力流动来看,流动劳动力从农村排挤出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去,他们主要是为了赚钱,在制造业就业赚取收入。因此他们是候鸟型流动,在整个 格局下有若干特征非常值得注意。第一他们并不谋求移民,不谋求成为他在中间工作那个城市的居民。由于如此就有大规模人口迁移,每年会定期有人口流动, 数以亿计,每年相当于在欧洲有几个国家那样子的人口在移动,这样对中国跨地区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压力。第二个特征就是他们所取得的收入要汇回农村去, 并不主要在这个城市里,就造成大规模资金流动。第三他们的消费活动除了吃穿等最基本这些活动发生在城市之外,那样一些耐用消费品,特别是住房、医疗等 消费还发生在农村。所以,可以说这样一种人口流动格局由工业化引致城镇化的发展,事实上是固化了我们城乡的分隔。我们有些调查研究,这些研究显示农村 居民消费结构没有像城市居民那样呈现不断升级态势。相反他们的消费结构,甚至表现出低级化,以及恩格尔系数逆转趋势,为什么中国这么发展消费仍然跟不 上。因为在人口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虽然他们在城市里赚取比他们过去更多收入,但是他们仍然延续着,甚至强化着原有的消费习惯。那么从经济上来分析,造 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分散在农村就存在着规模不经济,因此就会导致有效供应不足,以及价格过高。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这两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的下 乡,惠农措施都是非常有眼光的。我们这里面有一些统计,就消费价格而言,01-08年,农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3.3%,城市只上涨18.4%,农村 价格水平上涨幅度高于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他的供应不能非常集中,规模不经济。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就结构而言,农村家庭在家庭设施、交通通讯、文教娱 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没有显著提高,甚至有所下降,这就揭示了我们这样一个在二元结构下中国整个宏观经济结构性特征。更有甚者在就业导向城镇化模 式下,人口集中主要表现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集中。那么,这样一种集中已经显示出一种弊端,比较明显在危机之后,由于全球危机升华和制造业造成下降,造 成制造业吸纳农村人口下降,并导致全国的城镇化速度放缓。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现象观察,很多人认为中国很简单做个算术,中国现在城镇化水平46%,如 果达到70%按年率1%来算能有多少年好日子。但是最近两年我们发现中国城镇化速度在下降,那么危机的冲击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危机冲击为什么会造 成城镇化速度下降,是因为我们整个城镇化是工业化导致的,是制造业抑制的。第二个现象我们注意到,09年财政刺激计划投入主要在中西部,他的结果较大 程度了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就业环境,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使得很多原先要到东部地区的沿海地区农民不再进行这样一种传统路径的流动,他们可能在当 地留下来。因此就导致东部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