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艺术
3、明、清时期的音乐; 1)戏曲音乐繁荣; 2)器乐艺术发达,形成了古琴、琵琶、筝、三弦、唢呐、笛、箫等乐器独奏艺术门类; 3)产生出一大批名曲,诸如琵琶曲、《十面埋伏》等。 《秦王破阵曲》 唐三大乐舞之首。又名《七德舞》。描述了秦王李世民率兵亲征刘武周叛乱大获全胜的战争场面,唐太宗即位后每宴必奏。军士百余人披甲执戟而舞,分为三变、十二阵、五十二编,主要乐器为锣鼓,声腔乐调以秦声为主,杂有龟兹之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壮观雄威,慷慨激烈。《新唐书》、《旧唐书》等史籍均有记载。后又称《秦王曲》,对秦腔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一些表演形式、曲牌如《破阵子》、《朝天子》等至今仍在应用。 《秦王破阵曲》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和汉军,重点内容是“十面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等,乐曲高昂激越、气势磅礴。 下面《韩诗外传》中记载的一则故事,请你读后谈谈自己的感想。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鼓琴,巍巍乎如太山。”少选之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擗琴决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与鼓琴也。 提示:高山流水觅知音,是两千多年来广为传诵的一段友谊佳话。表现了对友情的一种美好而高尚的理解和追求。而其中的媒介,是音乐。可见,音乐可以表现人的思想,抒发人的情感,沟通人的心灵。音乐有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净化人的精神世界的神秘功效。 思考: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阶段特点。 1)上古先秦时期,以钟磬乐为代表的乐舞占据主流。 2)汉、唐时期,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占据中心地位。 3)宋、元、明、清时期,以说唱、戏曲为主的近世俗乐得到迅速发展,宫廷歌舞渐趋衰落,戏曲则逐渐形成了在音乐中的中心地位。 四、宫廷舞和民间舞 1、宫廷舞蹈的发展历程: 萌芽:新石器时代彩陶盆上的古人扮作动物跳狩猎舞的形象 产生:夏商时代已经产生了宫廷舞蹈。 发展:周代制定礼乐制度;汉代设立乐府。 鼎盛:隋唐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时期,官办乐舞机构教坊司、梨园院、太常寺等,培养专业乐舞艺人。 衰落:明清 2、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 (1)先秦时代:《诗经》和楚辞有描绘 (2)两汉时期:出现繁荣局面 (3)南北朝时期:《西凉乐舞》——胡舞 (4)隋唐时期:大交流、大融合、大创造 (5)宋代:民间舞队 演绎西凉乐舞 原始歌舞 歌舞俑 头饰 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曲》描写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其舞、其乐、其服饰都著力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诗,对此曲的结构和舞姿作了细致的描绘:全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份,融歌、舞、器乐演奏为一体。全曲36段,表现了中国道教的神仙故事。《霓裳羽衣曲》在唐宫廷中倍受青睐,在盛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玄宗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由宫女歌唱,用女艺人30人,每次10人。 全曲共36段,全曲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分:散序为前奏曲,全是自由节奏的散板,由磬、箫、筝、笛等乐器独奏或轮奏,不舞不歌;《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庞大而多变的曲体,其艺术表现力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乐队通过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可看出《霓裳羽衣曲》伴奏采用了磬(唐代指铜钵)、筝、箫、笛、箜篌、筚簟、笙等金石丝竹,乐声「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 思考: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 宫廷舞蹈 民间舞蹈 内容 为帝王歌功颂德或表现歌舞升平 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场景和喜、怒、爱、憎的感情 形式 华丽工整 结构严谨 瑰丽多彩 其它 具有一定的 技巧性和艺术性 是人们喜闻乐见 的艺术形式 蔡襄,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他的书法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 赵孟頫 《与中峰和尚书》局部 工整,四平八稳,温和典雅。 文征明 过庭复语十节卷 法度有余、文雅严谨 董其昌 草书扇面 兼工楷、行、草书,笔法自然秀雅 董其昌 草书扇面 明朝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他们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诗词曲赋,样样精通,或长于绘画,或长于书法,或长于文理,是明朝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们创作了很多著名的绘画、书法和诗词作品,并源渊流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