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研院史语所藏王念孙论经义函手稿之再议及研探-高雄师范大学
經學研究集刊 第 六 期 2009 年 5 月 頁 117~158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中研院史語所藏王念孫論經義函手稿 之再議及研探 * 蔡根祥 一、前言 清朝在乾隆、嘉慶兩朝 ,迄於道光中葉之間 ,百有餘年 ,經史考證之風大行 ,樸學大師繼 興 ,在學術史上 ,所謂 「乾嘉學派」,於焉形成。其流風所及 ,歷久而不衰。至於今日二十一 世紀伊始 ,其影響力依然存在 。尤其是近百年大陸地區出土地下文物甚夥 ,其研究探求之法 , 實與乾嘉學術觀念與方法 ,並無大異 。 清朝初期,黃宗羲(1610-1695)可以視為宋明學術史之總結,至此宋明理學無甚發展空間 , 唯在朱、陸之間進退,並在陽明學術路向之修正而已。與之同時之碩儒顧炎武 (1613-1682),則 1 另闢蹊徑 ,著撰 《日知錄》,標舉 讀九經字考文始「 ,考文自知音始 」 之治經訓詁主張 ,標示 以經學之重新審視與研究 ,以濟理學言談之窮途 ,從而成為古學復興之先聲。其後又有閻若璩 (1636-1707)、張爾岐 (1612-1678)、胡渭 (1633-1714)等 ,遂使以訓詁治經 ,考證經史之學 , 寖寖然漸盛 ;至於乾隆、嘉慶之間 ,碩彥儒鴻輩出 ,蔚成所謂 「乾嘉學術」。 乾嘉學派於學術史上之表現 ,首先以惠棟 (1697-1758)《易漢學》之完成為揭竿大纛 ,其 特色為恢復漢儒 《易》學為宗。其後休甯戴震 (1723-1777 )出 ,於乾隆三十八年奉召入京 ,預 修 《四庫全書》,受朝廷禮遇 ;而漢學亦得朝廷之獎掖 ,風氣大盛 ,一時朝廷中之顯貴 ,多蜂 擁而附庸風雅 ,務以博考經史是務 ,至於宋明理學則鮮復瞻顧矣 。袁枚 (1716-1797)《隨園詩 2 話》云:「於是近今之士,競尊漢儒之學 ,排擊宋儒,幾乎南北皆是矣,豪健者尤爭先焉 。」 學 術之風至此,則是 「經史考證」之學 ,遂成學術領導之地位 ,而乾嘉學派於焉鼎定 。清末民初 著名學者王國維 (1877-1927)先生嘗論及清代學術 ,謂 :「國初之學大 ,乾嘉之學精 ,而道咸 3 以來之學新。」 王觀堂氏以一 「精」字來概括乾嘉學術 ,其意甚是 。蓋乾嘉之學 ,可謂 「躋 廣大而進精微」;而其中能以經學考證之精深研究 ,成績卓著而傲視群倫者 ,則當非王念孫、 王引之父子莫屬 。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1 顧炎武著 :《亭林文集 》卷四,〈答李子德書 〉。 2 袁枚著 :《箋注隨園詩話》(臺北 :鼎文書局 ,1974 年)卷二,頁 24 ,總頁 72 。 3 王國維著 :觀堂集林《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本,冊三 ,1976 年)卷二十 三 ,〈沈乙庵先生七十壽序〉,總頁 1153 。 117 118 經學研究集刊 第 六期 王念孫 (1744-1832),字懷祖 。乾隆九年生 (1744),道光十二年卒 (1832),享年八十九 歲。江蘇高郵人 。生而清羸 ,故其後自號石臞 。自幼聰慧,八歲已遍讀十三經,又旁涉史鑑。 乾隆四十年 (1775)進士 ,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 、工部郎中 、陝西道禦史、吏科給事 中、山東運河道。嘉慶十四年 (1809)六月 ,調任直隸永定河道 。翌年 ,以淫雨連月 ,河水暴 漲 ,永定河決堤漫溢 ,遂自請治罪 ,以六品休致 。按照清朝法律 ,凡漫堤決口,按例應賠償損 失十分之四 ,由有關官員按官位與責任大小共同承擔,王念孫應分賠二萬七千兩有餘。於是傾 其家中全部積蓄 ,並向親友借貸 ,並其子王引之代賠 ,前後十餘年始得清償 。贈光祿大夫 ,故 其後人每稱 「光祿觀察公」。 王念孫之父王安國 ,字書城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