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香樟虫害调查和防治措施.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田县香樟虫害调查和防治措施

青田县香樟虫害调查和防治措施   [摘 要] 通过对青田县香樟虫害进行初步调查,发现香樟在青田的植株平均每年虫害的发生率50%左右。经采样分离签定,初步确定六种虫害是香樟必发生的。如樟叶瘤丛螟、茶衰蛾、大衰蛾、小衰蛾、红蜘蛛、黑蜕白轮蚧。并根据调查结果和参考有关资料,提出防治虫害的措施。 [关键词] 香樟;虫害调查; 防治措施 香樟又称樟、樟树,为樟科樟属(Cinnamomum camphora (L.) Sieb.),属于阳性树、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速度中等,幼年较快,对SO2和臭氧(O2)抗性较强。香樟采用播种繁殖,并随采随种。大苗移植时应带土球。香樟树姿雄伟,树冠开展,防风林和隔音林带的优良树种。孤植、丛植、群植都很适宜。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对SO2 和臭氧(O3)抗性较强,也可选作厂矿绿化。 一、香樟虫害情况的调查 1.调查方法 危害香樟的虫害,主要发生在香樟的枝叶,故虫害的研究调查均针对枝叶虫害。我采用的调查范围是景宁县城的主要道路,在每条道路上选中10棵长势中等的香樟作为试验点。记录每个试验点虫情。 2.调查结果 景宁县香樟虫害的发生集中在6月~9月之间。调查的10个试验点,每个试验点均都有发生虫害。虫害发生率最高的是人民中路香樟试验点,虫株率为85%;虫害发生率最低的是江滨路香樟试验点,虫株率为20%。 二、香樟虫害种类的初步研究 根据调查可将青田县香樟虫害分为以下种类: 1.樟叶瘤丛螟 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的浅土层结茧越冬。越冬幼虫于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乱期5~6d。6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出危害,7月下旬幼虫老熟化蛹,蛹期10~15d。7~8月成虫陆续羽出产卵。第2代幼虫8月中旬前后孵出危害,至9月中旬幼虫相继老熟入土结茧越冬。成虫夜出活动,有趋光性,卵产于缀合两叶片或卷单叶,躲在隐蔽处啃食叶肉。随虫龄增长,食量逐渐增大,将附近枝叶吐丝缀合,形成鸟巢状的虫包。幼虫躲在包内取食,将粪排在包内,也有下树入土化蛹的。 2.茶衰蛾 一年发生1代,4月下旬化蛹,5月中旬产卵,6月上旬幼虫开始危害,严重危害时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10月中下旬越冬。1年发生2代地区,6月上旬至7月上旬,危害严重时期在9月中下旬。1年发生3代地区,4~5月,7~8月第1、2次危害高峰期,8月下旬为盛蛹期,9月上旬为羽化、产卵盛期,第3代幼虫于9月中旬大量孵出,危害到11月中下旬停食,以老熟幼虫越冬。成虫羽化常在下午,次晚交配。雌虫羽化后仍停留囊内,雄虫羽化后交尾时雄蛾飞到雌虫囊袋进行。卵产于囊内,卵期6~7d。每雌产卵500粒左右。幼虫孵化后,从护囊排泄孔爬行至枝叶上,吐丝下垂,随风力扩散到四周寄主上取食,将叶片、小枝,以丝缀连制成护囊。护囊外形橄榄形,黑褐色丝质,成长幼虫护囊长约25~30㎜,囊外贴以枝皮碎片和断截的小枝梗,平行纵列整齐。幼虫爬行取食时,头、胸露于囊外,护囊挂在腹部。取食时间,多在清晨、傍晚或阴天,晴天中午很少取食。初期取食叶肉,剩上下表皮为透明斑点,随着虫龄增加,吃叶成孔口、缺刻,虫多时将全叶吃光,并蛆食树皮和果实。 3.大衰蛾 生活习性:1年发生1代为主,部分年份不完全2代,以老熟幼虫在茧囊中越冬。幼虫集中危害,取食叶片,嫩枝皮及幼果,短期内能将叶片吃光,残留枝条,越冬前固定护囊时,常将小枝树皮啃食,致使小枝树叶发黄或枯死。越冬幼虫3月下旬、4月上旬至5月中下旬变蛹,6月底至7月底羽化,幼虫7月中旬至8月中旬孵化,11月上下旬陆续进入越冬期。其特性是雌成虫羽化后,留在护囊内,雄虫飞至囊上将腹部交尾器伸入护囊进行交尾,产卵于囊内。每雌产卵500~1000粒。雌虫产卵后干缩死亡。幼虫共5龄,孵化后在囊内取食卵壳,约3~5d后蜂拥爬出于枝叶上吐丝下垂,随风飘扬扩散在邻近植株上以丝缀取叶子碎片或少量枝梗贴作囊护身。幼虫藏于囊内,取食迁移时负囊活动,有明显忌避性和较强耐饥性;幼虫趋光,故多聚集于树枝梢头上危害。雄成虫有趋光性,以晚上8:00~9:00时诱蛾最多。 4.小衰蛾 1年发生2代,均以3~4龄幼虫在护囊内挂在枝稍上休眠越冬。翌年春暖继续活动危害。5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6月上旬开始产卵,每雌可产卵108~266粒,平均约200粒。6月中旬至8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各为第1、2代幼虫危害期。各虫态历期为,第1代卵期7d左右,第2代5d左右。幼虫期第1代38~77d,第2代(越冬代)253~289d。蛹期17~33d,雄虫寿命2~5d,雌虫寿命20d以上。老熟幼虫在化蛹前先吐成1根10㎜左右的长丝,一端粘牢在枝梗或叶背上,虫囊悬垂在下,然后再吐丝封闭囊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