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灯塔去》中灯塔象征主义解读.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到灯塔去》中灯塔象征主义解读

《到灯塔去》中灯塔象征主义解读   摘 要: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现代派小说家中的代表人物。她的代表作 《到灯塔去》是一部含义隽永的佳作,其完美的艺术形式、深邃的主题、诗化的语言,特别是丰富的象征主义意象值得读者仔细品味,领略其中无穷的奥妙。作为小说核心意象的灯塔尤其值得人们深入挖掘内涵。 关键词: 《到灯塔去》 象征主义 灯塔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享誉世界的英国著名女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是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她坚持革新传统小说固有僵化的创作模式,力图在作品中体现出人物的”内在真实”。在她诸多写作技巧的践行中,象征主义意象的运用尤其值得称道。她频繁地运用象征主义意象反映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对死亡的审视,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对现代人们内在性格及思维的深入挖掘。“作为小说家,伍尔夫意识到,即使是充满洞察力的意象,如果它和其象征的事物之间缺乏相似性和新颖、引人联想的特性,它只是个空洞无力的隐喻而已”[1]。因此,她笔下的象征意象不仅新颖独特,而且充满诗意与美感,更传递出作者难以言喻的情感表述。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1927)写于她的思想和艺术的成熟时期。全书共分为“窗口”、“时光流逝”和“灯塔”三部分,情节简单却意味深长,结构矛盾却充满张力。小说讲述了拉姆齐先生和夫人偕同八个子女及几个朋友到海滨别墅度假,孩子们想去海上灯塔看望守塔人,但因故没有成行。时光流逝,十年间这个家庭历经沧桑,拉姆齐夫人已然病逝。拉姆齐先生十年后带领几个孩子故地重游,驾船驶向灯塔,了却了十年的夙愿。“贯穿全书的不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而是人物耐人寻味的感官印象和微妙的心理变化”[2]。小说中既有具体的实物意象、人物意象,又有抽象的色彩意象、时间意象等。鉴于篇幅有限,本文着力探讨灯塔这一重要意象的象征意义。 一、男性眼中的灯塔——理性与真理 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与核心,灯塔本身就暗示诸多意义。根据弗洛伊德的象征主义理论,灯塔可被看做男性的化身。灯塔孤独地矗立在海面上,经受狂风暴雨的洗礼,承担着为过往的海船指引方向的重责,这一意象和男性的社会角色不谋而合。男性从小被教育要自强独立,在社会中肩负着守护家庭,庇护妻儿的职责。《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先生是一位严谨刻板的哲学家,他沉溺于理性教条的思考,缺乏基本的感性认知能力,这使得他与妻子沟通不畅,与子女感情不睦。在他眼中,灯塔是真理与理性的象征,而真理是不容被辩驳的。因此当小儿子渴望去灯塔时,他粗暴地打断,说天气不好去不了。 对于他们的小儿子詹姆斯来说,童年时灯塔象征着梦想与希望。他对遥远的海平面上明亮的光芒充满了渴望,渴望能进行一场冒险探索之旅,亲自揭开童真梦幻背后神秘的面纱。父亲的打击令他对父亲充满了仇恨与愤怒,但他从没放弃对灯塔的幻想。直到十年后和父亲一起踏上了圆梦之旅,他只看见了“白色的岩石”,“僵硬笔直地屹立着”和“晒在岩石上的衣服”[3]。现实中令他失望沮丧的灯塔暗示着作为成年男性的詹姆斯也不可避免地用理性的目光看待世界,奇幻的童年之梦已遥不可及。 二、女性眼中的灯塔——感性与博爱 与自己的丈夫相反,作为伍尔夫心目中理想女性的代表,拉姆齐夫人毫无疑问是感性与博爱的化身。她注重于自然中获得直观感受,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玄妙。她丰沛的感情与幻想充分体现在她思想的无意识流动中。她看到的不是海面上冰冷生硬的灯塔,而是那温暖坚定的灯光。在寂静黑暗、广袤无垠的大海上,在疲惫不堪、孤独无依的旅途中,唯有那光明坚定的灯光能为旅人带来安慰与希冀。拉姆齐夫人在家人和朋友眼中,正是这么一个美丽温柔,却又坚强博爱的女性。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妻子,一个尽职尽责的好母亲,一个热情好客的好主妇。她就是那无私奉献的灯塔之光,向周边播撒了无尽的爱与温暖。在拉姆齐夫人辞世后,她的家人和朋友仍在怀念她,这时灯塔象征了永恒的时间与生命的价值。 《到灯塔去》中另一个主要女性人物画家莉丽小姐把自己看做是灯塔的光。她和拉姆齐夫人一样有作为女性的柔和美丽的一面,但同时又具备了拉姆齐夫人所没有的独立刚强的一面。她是男权社会中少数不靠男人生活的有自己职业的独立女性之一。她既象征了坚定挺立的灯塔,又象征了灯塔上柔和温暖的灯光,灯塔与灯光的相互依存正是她身上体现出的传统女性的柔顺与现代新女性的刚强的完美融合。 三、两性和谐统一后的灯塔——光明与希望 对作为男性的拉姆齐先生来说,灯塔象征着强硬而不可转圜的理性,为了坚持心中固守的真理,他不惜粗暴地伤害孩子;对作为女性的拉姆齐夫人来说,灯塔象征着柔和却坚不可摧的感性,她虽然无私地向周围所有人播撒爱与温暖,却始终难以敞开心扉,与丈夫缺乏沟通交流。伍尔夫一直强调,男性和女性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只有“这两个力量在一起和谐地生活,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