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课程 心理学 04.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公共课程 心理学 04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 感觉 第二节 知觉 第三节 注意 第四节 错觉 第一节 感觉 第一节 感觉 一、感觉概述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什么是物体的个别属性呢? 例如颜色、声音、滋味、气味、轻重、软硬等,都是物体的个别属性。 感觉作为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在动物心理进化过程中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初期,都曾经独立地存在过,但是在正常的成年人的心理活动中却很少独立存在。 在成年人那里,除非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来不及看清物体、或在实验条件下只要求反映某一属性的时候,才有单纯的感觉。 第一节 感觉 感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始,只有通过感觉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一切知识。 客观世界是感觉的源泉,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对感觉的解释。 二、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第一节 感觉 三、感觉的种类 人的感觉基本上可分为二类: 一是来自外部感官的,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摸觉、痛觉、疲劳觉等; 二是来自身体内部感官的,如运动觉、平衡觉、饥饿觉、渴觉等。 四、联觉 联觉是一种不常见的现象,指的是某一种感觉刺激引起另一种感觉的体验。 五、感觉原理的体现 5.1感觉适应——刺激长时间作用于感受器后,感受器反应性降低的表现。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暴晒的太阳下呆的时间长了,太阳不会那么刺眼了。 感觉适应的应用——刺激要适时地调换,例如饮料调换口感要朝不同的类型更改,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例如从甜的变成微酸的,或者微麻的; 从暗的地方突然到很亮的地方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第一节 感觉 5.2 感觉剥夺和感觉超载 感觉剥夺——刺激信息极度缺乏时,机体不能产生感觉感受的现象。 被动的感觉剥夺是非常痛苦的,但如果出自内在的需要主动寻求短时间的感觉剥夺,是有用的放松方式。 感觉超载——感觉刺激太过丰富,导致机体无法反映的状态。 在感觉超载状态下,个体会屏蔽掉不重要的信息,集中于他认为重要的或有趣的信息上,发生选择性注意。 第二节 知觉 一、知觉的基本概念 1.1 知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1.2 知觉的种类 第二节 知觉 1.3 知觉形成的原则 组织原则——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形成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原则。 第二节 知觉 1.3 知觉形成的原则 格式塔原则——指那些描述大脑如何将感觉信息(孤立的、部分的)组织为有意义的单元或事物(联系的、整体的)的规则。 第二节 知觉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过程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四个特点。 第二节 知觉 三、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表现为对深度与距离的察觉,所以又叫深度知觉或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依赖于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 第二节 知觉 3.1 单眼线索 (1)对象的重叠、 (2)线条透视、 (3)空气透视、 (4)明暗和阴影、 (5)运动视差、 (6)水晶体的调节、 (7)对象的纹理梯度、 (8)相对高度 第二节 知觉 3.2 双眼线索 辐合——看近物时眼球向内侧旋转。 视像差——左右眼所看到的物体的侧向间距的细微差异。 四、时间知觉(选学) 有趣的生物钟现象 在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第纳鸟,它每过30分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子,而且误差只有15秒,因此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的叫声来推算时间,称为“鸟钟”; 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时虫,它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在那里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看它变色以推算时间,称为“虫钟”。 在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叶子每隔两小时就翻动一次,因此当地居民称其为“活树钟”; 在南美洲的阿根廷,有一种野花能报时,每到初夏晚上8点左右便纷纷开放,被称为“花钟”。 人体内的生物钟 据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研究:体力盛衰以23天为周期;情绪波动以28天为周期。 阿尔弗雷特·泰尔其尔研究揭示:智力以33天为波动周期。 五、运动知觉(选学) 人们怎样获得关于物体运动的信息呢? 一种简单的设想是,相邻网膜点受到连续的刺激是运动知觉的信息来源。 例如,当物体从A处向B处运动时,引起了视网膜上相应部位的连续变化。这种变化经过视觉系统的编码,就产生了运动知觉。 但是单独的视网膜视像变化不能完全解释运动知觉,要和观察者的头部运动、身体姿势的觉察相结合。 真正运动的知觉 真正运动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 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运动知觉的阈限会受目标物的网膜定位、视野中有无参照点、目标离观察者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在上述条件的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