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大足石刻牧牛图谈人的教育和成长
从大足石刻牧牛图谈人的教育和成长 重庆市双桥中学 杜昌金 摘要: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集中体现和承载了中华民族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核心价值理念。其中的《牧牛图》就是一个关于人如何成长和如何教育人的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要求: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学生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浩大工程,必须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效。 关键词:大足石刻 牧牛图 德育教育 1999年12月1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5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宝顶石刻是我国石窟艺术的一大宝库,在我国文化、艺术和宗教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集中体现和承载了中华民族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核心价值理念,对人们精神意识、道德标准与行为习惯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1]。 大足宝顶石刻图文并茂,既有形象生动、主题突出、内容连贯的群雕造像,又有语言通俗、用词简朴、围绕主题进行宣讲的精辟文字。《六道轮回图》、《牧牛图》、《父母恩重经变相》、《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孔雀明王像》、《锁六秏图》、《地狱变像》等宣扬“静心”、“养性”、“行善”。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如何成长和如何教育人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自强、自立的一代新人。如果不从思想品德上去培养青年,中国的将来会非常危险。 近年来,关于少数国人在国外的某些行为不受当地居民欢迎的报道不少:在公共场所肆无忌惮地大声讲话,半夜里唱歌惊动半个街区,不爱护公物,随意杀死小动物,不节约能源,不遵守交通规则,说谎话骗人……,所有看到这些报道的国人都会有同样的感觉:这些人是怎么了,为什么要跑到国外去丢中国人的脸?应该说,能出国者绝大多数还是比较优秀的,到了国外却这样让人瞧不起,这难道不是我们在教育人的过程中出了问题吗? 我国是传统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国家,儒家历来津津乐道如何教人成为君子、贤人、圣人,强调成就社会关怀与道德义务的境界;道家热衷于追求成为神人、至人、真人,注重内心的宁静平和与超越自我的境界;释家是教人成佛,强调人要在生命中进行内向磨砺、完善心性修养。三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在具体内容上虽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获得人生的意义。都是倡导内在超越,重视人的主体性思维。这一点早已被《性命圭旨》一书的作者看破:“要而言之,( 儒释道) 无非此性命之道也。儒曰‘存心养性’,道曰‘修心炼性’,释曰‘明心见性’。心性者,本体也。”可以看出,心性培育是中国文化内在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将中国历史上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精神文明称之为“心性文明”。这与当今学生德育教育的目标在文化旨趣上有着共同之处——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大足宝顶石刻是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我们不妨以石刻中的“牧牛图”来探讨一下当今学生的教育和成长问题。 对于“牧牛图”的第一幅图“未牧”[2],是一幅散发着山野风味的野牛图。这头壮牛因未经调训,心性蠢犟,放荡不羁,横冲直撞,践踏庄稼,损人利益。牧童见状,忙用双手紧勒缰绳,横目怒斥。我们把牛比喻成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青年。陕西高三学生殴打教师,让人触目惊心,学生考试作弊、盗人财物等丑恶行为的人不少。这难道与今天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失没有关系吗?由于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父母对孩子呵护有加,强调智力开发而忽视良好道德的养成,不少人溺爱孩子甚至不惜向他们灌输利己哲学等庸俗的为人处世之道,这些都深深地损害着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就像是“未牧”图中的顽牛一样,“放荡西东,昂藏头角势争雄”,给社会和学校教育学生增加了不少难度。 对于“牧牛图”的第二幅图“初调”,图中的牛翘尾狂奔,牧童身背斗笠,左手强拉缰绳,右手扬鞭,牛虽回首,但仍然很倔强,牧童不敢松手。这相当于社会或者学校教育学生的第一步: 系上缰绳,严加管束。这个“缰绳”,就是纪律和各项管理制度。 第三幅“受制”,人们看到的是牧童牵着牛放牧,牛的野性一时又发,似从山中奔出,牧童左手扬鞭,右手牵绳,立于牛首。这说明育人之功不是一朝一日就可以完成的,必须常抓不懈。 第四幅“回首”,说山中似风雨大作,狼嚎虎啸,牧童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腰捆鸟笼,悠闲自得,把放松了的缰绳又死死地捆紧。一只猛虎张牙舞爪,正向牛扑来,但牛已经不为其所动,毫无惊恐、躲避之意。这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培训,在纪律、规章制度的约束以及学校、家庭的精心调教下,青年人已经不惧怕外界的各种干扰。 第五幅“驯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