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公开课晏子治东阿dan.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公开课晏子治东阿dan

晏子治东阿 晏子,名婴,春秋时的政治家、思想家,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齐国贤臣。 在中国历史上充满智慧的人物中, 晏婴是很独特的一个。他虽丑陋、矮小,却是齐国相国,历侍灵公、庄公、景公三君,参政50余年。 他忠君而不保守,机智灵活而不固执呆板,遵礼尚贤而又节俭爱民,美名闻于列国。 拓展: 《晏子使楚》电影欣赏 《晏子使楚》电影欣赏 一、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注意句读 晏子治东阿 ( ē ) ,三年,景公召而数(sh?)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通,“嘱”,Zhǔ)托不行,货赂(lù)不至,陂(bēi)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通“增”, zēng)赋敛(liǎn),仓库少内(通“纳”,nà) ,便(pián)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qǐ )骸(hái )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通“避” ,bì)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qiǎng)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yù)焉。” 二、初步感知课文 人物: 事件 晏子 景公 晏子被景公召见了几次? 三、课文释义及浅析 思考1:晏子第一次是如何治理东阿? “属托不行, 货赂不至, 陂池之鱼, 以利贫民, 当此之时, 民无饥者” 属:通“嘱”,嘱托指说情、走后门 不行:行不通 以:表目的,来 货赂:贿赂、送礼 利:使动用法,使…受利。 思考2: 晏子第一次治理东阿,景公持何种态度? 景公召而数之曰: “吾以子为可, 而使子治东阿, 今子治而乱, 子退而自察也,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数:责备 以子为可:认为你可以 自察:自我反省 加:施加 诛:责罚。 于:对 思考3: 晏子怎么应对景公的不正确评价? “臣请改道易行, 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请:请求您允许我 改、易:改变 道、行:方法、措施 请:请求您允许我 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思考4: 晏子第二次是如何治理东阿? 属托行,货赂至, 并曾赋敛,仓库少内, 便事左右,陂池之鱼, 入于权家。当此之时, 饥者过半矣。 曾:通“增”,增加 仓库:指国库。 内:通“纳”,缴纳 便事:讨好 左右:身边近臣 思考5: 对晏子第二次治理,景公又持何种态度? 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思考6: 晏子如何应对景公的赞许?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 。 乞骸骨:请求退休。 避:避开。 再:两次。 辟:通“避”,退避,站到一旁。 思考7: 景公如何对待晏子的请辞?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子强复治东阿,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寡人无复与焉。” 乃:于是 下席:离开座位 谢:道歉 强:竭力 复:再 与:干预 四、研读课文 做法 结果 属托不行 货赂不至 陂池之鱼 以利贫民 属托行,货赂至 曾赋敛,库少内 便事左右 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民无饥者 君反以罪臣 饥者过半 君反迎而贺 晏子治东阿 前 后 1.晏子遭受冤屈的时候为什么不据理力争? 事实胜于雄辩,这也是一种劝谏艺术。 五、深入探究 2、晏子原来治理东阿时“民无饥者”,齐景公却要治他的罪;后来“饥者过半”,景公“反迎而贺”。为什么景公会犯这样的错误? 权臣蒙蔽,不知真相 3、齐景公听完晏子的辩解之后,为什么不像上次那样发怒,反而下席而谢?这说明了什么? (1)认清真相,肯定了晏子第一次治政让利 于民的做法 (2)知错能改,从侧面证明了齐景公是贤明之君。 六小结: 晏子治东阿 治理结果 景公态度 民无饥者 将加大诛之 前: 后: 饥者过半 迎而贺之 原因 轻信权臣的话,没有进行实际调查。 悟: 品: 对比 重要知识点 (一)词类活用: 臣请死之 以利其民 而君反以罪臣 为动用法: 为…而死 使动用法: 使…受益 名词作动词: 加罪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为动用法: 为…办丧事 王无罪岁 名词作动词:归罪(于) 重点虚词 “之” “而” 1. 景公召而数之曰 3. 景公许之 4. 景公迎而贺之曰 13.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2. 臣请死之 5.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6. 前臣之治东阿也 9. 今臣后之治东阿也 7/10.陂池之鱼 8/11.当此之时 12.避贤者之路 14.东阿者 ,子之东阿也 代词,他 助词,取消独立性 助词,的 代词,此 1、景公召而数之曰(并列) 2、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