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亚圣名号变迁考.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巴 日 [j目 日 [i目丘曰 口 口 · 专题研究 · 儒家 “亚圣名号变迁考 关于宋元政治与理学道统论之互动研究 赵 宇 摘 要 :儒家 “亚圣”名号从颜子到孟子 的转移,远 比人们过去所知的情况 要复杂。在中古时期,颜 回是长期获得朝野主流承认的儒家 “亚圣”。北宋熙丰新 政中始 以颜孟并配孔子,然受五贤信仰遗 留影响牵制,孟子位 次颜 回,大体可称 “亚圣之次”。宋金对峙期间,南北广泛出现两个 “亚圣”并称的特殊现象,体现 颜孟并配的常识化与理学道统说之初兴。在宋高宗绍兴之训和朱熹 《四书》构建 的道统话语中,孟子地位及影响渐逾颜子,迨理宗绾合朝野道统论 ,官方颁示的 《道统十三赞》首次舍颜子而独称孟子 “亚圣”。随着理学北传 ,元文宗正式封孟 子为 “亚圣公”,颜 回则被 改封 “复圣公”。儒家 “亚圣”名号从颜子到孟子的曲 折变迁 ,映照出宋元时代理学道统论渐次兴起及与政治体制互动整饬的图景。 关键词 :亚圣 颜 回 孟子 宋元 理学道统论 今 日言及儒学 ,必 日 “孔孟之道”,孑L子称 “至圣”、孟子号 “亚圣”已然成为众所周知 的 文史常识 。不过,文史学者亦大抵 留意到这样一个事实 :孔子 的高徒颜 回先于孟子 ,在中古时 期便已长期被朝野尊为儒 门 “亚圣”,而孟子直至元朝至顺元年 (1330)才正式获得 “亚圣”封 号。①那么 ,儒家 “亚圣”之嬗替究竟是如何渐次进行的?受经学史上有名的 “孟子升格运动” 说影响,目前的相关思想史研究基本以孟子为 中心单 向论叙 ,②与此相对 ,对宋元 时期颜回地位 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历史研究》编辑部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第三届青年史学家论坛 的 参会论文 。会议评议人雷闻研究员与两位匿名评审专家对拙稿指正 良多,谨此致 以诚挚谢意 ! ① 如高明士:《唐代 的释奠礼制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 《大陆杂志》第 61卷第 5期,198o年 ,第 226页; 刘培桂:《也谈孟子是何时被尊为 “亚圣”的》, 《文史知识 》1989年第 6期;黄进兴: 《学术与信仰: 论孑L庙从祀制与儒家道统意识》,《新史学》(台北)第 5卷第 2期 ,1994年 ,第 5O~51页;吾妻重二: 《道学 壁人概念——圣 屋史的位相》, 《阴西大单文孥 集》第 5O卷第 2号,2000年,第 13—22 页;董喜宁:《孔庙祭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年 ,第 129页 。 ② “孟子升格运动”概念 由周予同先生提出,主要着眼于 《孟子》由子升经过程 ,见 氏著 : 《群经概论》,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1年 ,第 105页 。相关讨论如徐洪兴: 《唐宋 间的孟子升格运动》,《中国社会科 学》1993年第 5期 ;又见同氏: 《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 :上海人 民出版社 ,1996 年,第 93—138页;夏长朴 :《尊孟与非孟——试论宋代孟子学之发展及其意义》, 《中国哲学》第 24 辑 《经学今诠三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年 ,第 559--624页;周淑萍 : 《两宋孟学研究》, 北京 :人 民出版社 ,2007年 ,第 39—202页;郭烟 :《唐宋孟子诠释之演进与孟子升格运动》, 《孔子研 · 43 · 历 史 研 究 2017年第 4期 演变的探讨颇为有限,关于儒家 “亚圣”位号转移史实乏全面深入之考论 ;另一方面 ,政治史 层面的名号研究虽称丰富,但以国号、帝王号、部族号等传统政治名号 的考察为主,① “亚圣” 等儒学名号往往被归入思想史范畴,亦少见于政治史研究者论析 。 汉儒董仲舒有云:“治天下之端,在审辨大 。辨大之端 ,在深察名号。”②足见名号在古代中 国的显著意义。作为儒门中尊荣程度仅次 “至圣”的 “亚圣”名号 ,其从颜子到孟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