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总结
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总结 [摘 要] 小麦是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该县于集乡常年种植面积3.4万亩左右。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是制约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按照县植保站的安排,2012-2013年我乡开展了“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在八里村建立核心示范区500亩,辐射带动5000亩。通过建立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综合技术示范区,进一步集成优化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为今后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笔者针对绿色防控技术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25-01 一、防控策略 我乡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技术,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种植小麦抗(耐)病虫品种和标准化栽培为基础,科学防控抓关键。坚持要突出重点,进行分区治理,采用因地制宜以及分类指导等原则,在面对不同的区域以及不同的生态环境,根据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重点病虫和次要病虫的特点,采取有利的防治措施,来保障小麦产量以及品质的安全。 二、要病虫害防控措施与防控效果 1.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与防控效果 首先,在品种的选择上要选用耐病的品种。在病害常发的区域内,要因地制宜,所选用的品种应该高产优质,并且耐病。将容易感病的品种淘汰。其次,要加强品种的栽培以及管理。要适当平衡施肥,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最后,主动用药物进行预防。 小麦赤霉病防控效果:我站5月16日调查,核心示范区、辐射区、农民自防区平均病穗率分别为0.00498%、0.00735%、0.02427%,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病穗率分别减少9.8%、7.0%;平均病指分别为0.00125、0.00184、0.00609,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病指分别减少78.1%、69.8%。防控效果十分明显。 2.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与防控效果 首先,选择合适的时期进行播种,合理用种以及密植,合理施肥,控制小麦旺长。一定要加强小麦田间的管理。其次,在播前要进行药剂种子处理。最后,在适当的时期进行药剂防治。 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我站4月27日调查,核心示范区、辐射区、农民自防区平均病株率分别为21.2%、28.7%、35.4%,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病株率分别减少40.1%、18.9%;平均病指分别为6.2、8.4、10.5,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病指分别减少41%、20%。纹枯病防控效果显著。 3.小麦吸浆虫防治与防控效果 最主要的关键环节就是抓好蛹期撒毒土以及成虫羽化初期喷药等防治,将成虫羽化以及产卵数量控制到最低,尽可能的减少危害。首先,选用的品种要具有一定的抗虫能力。其次,要在蛹期进行防治。最后,成虫期进行防治。 小麦吸浆虫防控效果:4月22-25日进行的“一喷三防”兼治吸浆虫。我站4月27日网捕成虫调查,核心示范区、辐射区、农民自防区平均十复网成虫分别为2.125头、8.25头、14.25头,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十复网成虫分别减少85.1%、42.1%。防控效果非常显著。 4.小麦穗期蚜虫防治与防控效果 严格遵守以及把握防治的指标,如果在田间,百株蚜的数量达到了500-800头时,益害比低于1:150头时,可以选用啶虫脒、抗蚜威、吡虫啉等药剂喷雾进行防治。在小麦穗期病蚜虫病发生时,要采用“一喷三防”措施。 小麦穗蚜防控效果:我站5月2日调查,核心示范区、辐射区、农民自防区平均蚜穗率分别为48.3%、67.7%、72.4%,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蚜穗率分别减少33.3%、6.5%;平均百穗蚜量分别为145.7头、241.2头、307.9头,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病指分别减少52.7%、21.7%。 三、专业化防治措施推广 1.“一喷三防”措施 从小麦的抽穗期到小麦的灌浆期是多种病虫交织发生危害的关键时期,要选用针对不同病害的杀菌剂、杀虫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进行合理的混合使用,从而达到“一喷三防”、节省成本增加产值的目的。 2.药剂种子处理措施 要以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为重点,兼顾其它病虫害,采用统一的技术方法、防治措施,采用集中连片向前的推进方式。药剂种子处理措施中,所用药剂是: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吡虫啉;三唑酮;戊唑醇;噻虫嗪;辛硫磷等,在使用时,要严格把握拌种或包衣使用的药剂量以及时间等,以防止小麦发生药剂的危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