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波德莱尔与象征主义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教学课件.pptVIP

第三讲 波德莱尔与象征主义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教学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 波德莱尔与象征主义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教学课件

波德莱尔与象征主义 波德莱尔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一、波德莱尔生平 1821年出生于巴黎 1827年生父去世,1828年母亲改嫁欧比克上校 1840年与继父闹翻 1842年回巴黎继承生父遗产,开始与圣伯夫、戈蒂耶、雨果及女演 员 让娜·杜瓦尔交往。写出《恶之花》中的二十多首诗。 1843年 经济拮据。吸大麻。《恶之花》中的许多诗写于此时 1844年 被指定监护人管理其财产,挥霍无度 1845年 二度企图自杀。出版《1845年的沙龙》。开始翻译爱伦·坡的作品。 1857年 《恶之花》初版,惹官司。 1861年 再次企图自杀。 1867年 去世。 二、波德莱尔文学观念与美学思想 1、三个相关概念:现代、现代性、现代主义 ★ 现代是个时间概念,与古代的、过去的相对,本身没有褒贬性。 ★ 现代性主要指以人为核心建立起的一整套文化社会模式,范围波及到科学、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一切文化领域。 ★ 现代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价值观念下,人们对它的褒贬不一,这里主要指以突出当下文化价值、彰显审美独立性为核心特征和主要目标的文化潮流。 1、波德莱尔对审美现代性的贡献 波德莱尔首次将美学现代性意识定位于当下生活的瞬间感受上,对他来说,现代性不是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段,而是由无数个“现在”构成的时点。 1863年《现代生活的画家》:“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每个古代画家都有一种现代性,古代留下来的大部分美丽的肖像都穿着当时的衣服.他们是完全协调的,因为服装、发型、举止、目光和微笑(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仪态、眼神和微笑)构成了全部生命力的整体。这种过渡的、短暂的、其变化如此频繁的成分,你们没有权利蔑视和忽略。如果取消它,你们势必要跌进一种抽象的、不可确定的美的虚无之中,这种美就像原罪之前的唯一的女人的那种美一样。……” 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波德莱尔的现代性诗学视为现时反对过去,转瞬即逝的瞬间反对稳定记忆,差异反对重复的例证。如此这般,艺术创造就成为一种冒险,成为一场在其中艺术家除了其想象别无盟友的戏剧。 2、想象力 波德莱尔把想象力誉为“各种才能的王后” 。通过想象力,把事物想成与它本身不同的东西,不是用摧毁它的方法来改变它,而是通过把握它自身的状态来改变它。波德莱尔据此将画家分为“想象性”与“写实性”两类,他认为只有“想象性”的画家才能在生活中发现和表现“现代的美”,才配称“现代艺术家、而“写实性”的画家,只是“缺乏想象”的蹩脚画家。 对于波德莱尔来说,现代人不是去发现他自己、他的秘密、他的隐藏的真实的人,而是试图去创造他自己的人。浪荡子作为在颓废天幕上最后一次闪光的英雄主义者,无疑就是这样不断去生产自己的人。浪荡子是指那种懒惰而有创造性的、没有任何目标或计戈师富于想象的人。他追求与众不同的新奇生活方式,包含着这个世界的道德机制所具有的性格精髓和微妙智力;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追求冷漠,被一种不可满足的激情所左右。 3、应和 自然是座庙宇,那里活的柱子 有时说出了模模糊糊的话音; 人从那里过,穿越象征的森林, 森林用熟识的目光将他注视。 如同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回合 在一个混沌深邃的统一体中 广大浩漫好像黑夜连着光明—— 芳香、颜色和声音在相互应和。 有的芳香新鲜若儿童的肌肤, 柔和如双簧管,青翠如绿草场, ——别的则朽腐、浓郁,涵盖了万物, 像无极无限的东西四散飞扬, 如同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 那样歌唱精神与感觉的激昂。 ★ 波德莱尔的诗歌《应和》是其创作论的集中体现。 《忧郁之一》 ???????? 雨月,对着整个城市大发雷霆, 想着林秋墓地里苍白的住户, 从它的罐里到倒出如注的阴冷, 又把死亡撒向雾蒙蒙的郊区。 我的猫在方砖地上寻觅草茎, 不停地抖动瘦而生疮的身躯; 沟壑里游荡着老诗人的魂灵, 带着一个瑟瑟的幽灵的苦语。 大钟在悲叹,而那冒烟的木柴 用假嗓子伴随着伤风的钟摆; 依据气味污浊的牌正在进行, 这患水肿的老妇的不祥遗留, 英俊的红桃侍从和黑桃皇后 正阴沉的诉说着逝去的爱情。 三、《恶之花》 1、版本 1857年第一版,6月25日在巴黎发售,包括100首诗,分为五部分:《忧郁和理想》、《恶之花》、《反抗》、《酒》、《死亡》。 于同年8月被起诉,并被定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