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日关系与东亚局势
中日关系与东亚局势 王刚 潍坊学院思政部 中日关系的历史考察:几个大的历史阶段 1、19世纪60年代之前(明治维新):中强日弱,日本长期处于中国的“朝贡体系”当中,是中国在东亚主导的国际体系中的一员。儒家文化是日本社会长期学习的文化。 2、19世纪60年代(1868年)——19世纪90年代中期(1894)——1945年:明治维新是日本迈向西方式现代化的第一步,“脱亚入欧”,日本成为近代亚洲唯一免遭西方列强殖民和统治的国家。中日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中强日弱逐步变成中弱日强,日本成为东亚首屈一指的国家。中日之间的关系彻底改变,日本上升为东亚的霸主,中国成为逐步成为日本主导的东亚秩序的一员,成为其殖民地。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9.18事变——全面的侵华战争 中日关系的历史考察:几个大的历史阶段 3、20世纪4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日本战败,被剥夺了正常国家的地位,日本成为美国的军事保护国。经济上实现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称为世界政治大国。日本的对华政策追随美国,双方在一种互不影响的状况下各自发展。 4、中日建交(1972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日关系全方面发展,尤其是在经济领域。 5、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矛盾和摩擦开始增加,中日关系呈现“政冷经热”的状态,并且政治领域的关系持续下降。 6、破冰之旅——融冰之旅——迎春之旅——暖春之旅 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特别是2006年上半年,中日关系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一)“政治冷”波及“经济热” (二)多边竞争日趋明显 (三)解决东海争端进展缓慢 (四)在历史问题上,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自2001年4月上台以来连续六次参拜了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导致中日首脑互访中断。 (五)在台湾问题上。 (七)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从过去打“民间牌”、纵容右翼团体登岛制造“实效控制”的既成事实,转到由政府直接出面“租用”岛屿、把右翼团体建造的灯塔“收归国有”,以此进一步强化“实效控制”。 (八)在对华日元贷款领域。 (九)在周边关系领域 安纳线与安大线之争的原因 一、两国能源战略上的相似性 二、为了分散石油进口过度集中的风险,确保能源安全。 三、降低能源的运输成本 四、石油运输线路的会减少海上运输的各种风险,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系数。 五、确保日本在东北亚方面的传统优势地位,弱化俄罗斯对中国经济的过度依赖。 钓鱼岛列岛(Diaoyu Islands)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这些岛屿在地质上和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一起,都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台湾的战略重要性 一、丢掉台湾,中国将无“国家安全”可言。 二、台湾是我国直接面向太平洋的唯一门户,对我国长远发展意义深远。 三、丢掉台湾,中国就丧失了外贸和能源供给的生命。 四、台湾处在西太平洋海域的中心,是日本“海上生命线”的要冲,对日本的国家利益生死攸关。 日本政府重视台湾的原因 一、出于“日本国家利益”的考虑 二、美国在台海和中国问题上借重日本的因素增加 三、把台湾看作牵制中国的一张王牌 四、日本内部的亲台势力 日本在战略层面上的改变 (一)加速修改《和平宪法》。 (二)在强化日美军事同盟上动作很大。 (三)日本对华军事防范已进入了实施阶段。 二、中日关系出现滑坡的原因 1、冷战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中日两国力量对比和中日关系格局发生变化,也对两国公众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 2、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正逐渐从政治大国向经济大国迈进。而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积极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作用,正努力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面对中国的快速崛起和日趋明显的中日关系新格局,日本为适应新形势,逐步调整对华战略,在继续与中国进行多方合作的同时,开始视中国为竞争和战略对手,多方面对中国进行牵制与防范。 3、“9·11”后美国调整其全球战略。利用中日矛盾,怂恿日本突破其和平宪法,纵容日本的外交野心,把它“提升”为遏制中国的主力。日本则利用美国的支持实现其政治大国的目标。 4、日本的民族性格。日本民族具有勤劳、节俭、严格、认真、好学、团结、善模仿、讲卫生、重环保等优点,但也有不利于日本与邻国和睦相处的特性,它偏激、狂妄自大、欺软怕恶、怕别人轻视、强烈的拓展性等性格,使日本民族信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强权政治逻辑,具有“傍强权”的外交传统(20世纪初与英国结盟,30—40年代与德国结盟,50年代以来与美国结盟),模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