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第01课.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音乐史第01课

复习:远古及夏商周音乐 秦汉三国音乐 魏晋南北朝音乐 隋唐五代音乐 宋金元音乐 第五章 明清时期的音乐 明清的音乐概况 民间歌曲 民间歌舞 明清的音乐概况 一、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 1368年,朱元璋建大明帝国。明朝初期定都于应天府(今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1636年皇太极即位,国号“清”。1644年,李自成起义占领北京。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灭。1636年皇太极即皇帝位,国号“清”。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明清时期音乐概况 明清时期民间音乐活动进一步发展,民歌、歌舞、曲艺、戏曲、民间器乐等种类大大增加,并达到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天后宫过会图 清 第二节 民间歌曲 民间小曲也叫“小唱”“时调”、“小令”、“杂曲”,是明清时期的民歌。一般地说,南方小曲多用琵琶、弦子、月琴等伴奏;北方小曲常用三弦、八角鼓、坠琴、四胡、轧筝等。 明清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极为广阔,有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有对爱情的渴望,有对封建社会的诅咒,有对劳动生活的描述,有对生活问题的种种问答等等。但无论如何,民歌都是人民生活的反映,感情的自然流露,正如明代冯梦龙强调的:“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 第三节 民间歌舞 一、汉族主要的民间歌舞 1、秧歌 秧歌是民间歌舞的一种,流行于汉族北方地区,也称“社火”。宋代也称之为“村田乐”。明清时期极为流行。每年春节、元宵节都有秧歌表演。表演时有“过街” 、“大场” 、“小场” 几部分。明清时也出现表现简单情节的秧歌小戏。 秧歌的音乐包括歌曲、锣鼓点和器乐曲牌三部分。各地秧歌各有不同风格,东北的开朗奔放,山东的粗狂有力,陕北的淳朴刚健,河北的诙谐细致。音乐也相应各具特色。 第三节 民间歌舞 2、采茶 流行在南方的民间歌舞,最初是茶农上山劳动时唱的“茶歌”,后渐形成歌舞形成。通常三人表演,一男二女,也有多于三人以上的集体表演。舞者身穿彩服,表演茶农劳动生活居多,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唢呐、锣、鼓等。采茶近二三百年来又发展成戏曲形式,一般为“二小戏”(小生、小旦)或“三小戏”(多加一小丑)。 第三节 民间歌舞 3、花鼓 流行于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四川、山东、陕西、甘肃等民间歌舞,表演形式通常为男女二人,一人执锣,一人背鼓,边歌边舞。其中以安徽凤阳花鼓最著名。 4、花灯 明清时期流行于云、贵、川、湘、鄂等地的民间歌舞。表演者一般一旦一丑,丑手执折扇,旦拿手帕,边歌边舞,一般没有故事情节,无固定角色。 第三节 民间歌舞 二、少数民族主要歌舞 1、木卡姆 维吾尔族传统音乐的一种,是由民歌、歌舞和器乐组成的大型套曲。因现保存十二套,故又称“十二木卡姆”。木卡姆大约在15世纪前就已形成,清代进入宫廷回部乐,共包括《思那满》、《塞勒喀思》等部分,乐器伴奏达卜、那噶喇、哈尔扎克、喀尔奈(卡龙)、塞它尔(丹不尔)、喇巴卜(热瓦甫)、巴拉满、苏尔奈(唢呐)八种。晚清流行的木卡姆通常由《木卡姆》、《穷拉克曼》、《达斯坦》、《麦西热甫》四部分组成,其歌词多为民间传说、爱情体裁的叙事诗为主,受宗教思想束缚较大。木卡姆有维吾尔族民间音乐传统,又受阿拉伯音乐和汉族音乐的影响,曲调为七声音阶,节奏多变,复拍子为其主要特征。 第三节 民间歌舞 2、囊玛 藏族民间歌舞。清代康熙年间前后风行于贵族阶层,是一种大型的歌、舞、器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3、锅庄 藏族民间歌舞,常在节日、宴会上表演。伴奏乐器扎木聂,所唱内容多为“赞佛之曲”及“男女相慰”之词。歌舞时,十多人以至数十人手牵手围成一圈,或成两排对立,始一人领唱,然后齐唱,边唱边舞。 第三节 民间歌舞 4、堆谢(谐) 是藏族民间歌舞。“堆”是地名,“谢”为藏语“歌曲”的译音。其音乐分为“降谐”与“觉谐”两部分。降谐速度较慢,以歌唱为主,曲调悠扬动听;觉谐速度较快,载歌载舞,轻快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