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动疗法学概论课件
镜像疗法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振动疗法 减轻痉挛 促进肌肉收缩 改善步态 改善平衡功能 治疗骨质疏松、便秘等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谢谢聆听! 治疗用具 刷子:各种硬度的刷子。单使用电动刷时要注意转数,转数超过360转/秒时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振动器:振动频率不要太高,否则神经纤维无反应(Ⅰa纤维450Hz以下,Ⅱ纤维250Hz以下才有应答) 冰:诱发时用-12~-17℃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抑制时无特殊限制 橡胶物品:可使用符合肌力的各种弹性的橡胶,如自行车胎、带状生橡胶、可改变负荷的橡胶等以诱发肌肉的共同收缩 压舌板:抑制舌紧张 音乐刺激;对音乐的反应各不同 沙袋:有利于固定体位、诱发动作的引出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PNF技术 定义: P(proprioceptive):本体感觉,提供躯体运动和体位信息的感觉 N(neuromuscular):神经肌肉 F(facilitation):促进,易化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是一种治疗观念,即利用全身的感觉器来帮助患者达到有效的运动功能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PNF模式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体育运动中常见PNF模式 四种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比较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Brunnstrom Bobath Rood PNF 机制 中枢兴奋扩散 运动神经发育规律 皮肤感觉刺激 本体感觉刺激 方法 利用异常粗大运动模式诱发收缩 控制异常运动模式,建立正常运动模式 疼痛、温度、叩击、振动、摩擦 挤压、牵拉、抗阻、对角线、螺旋运动 治疗时期 软瘫期 各个时期 各个时期 各个时期 适应证 脑血管意外 脑瘫 中枢性和周围性瘫痪 中枢性瘫痪 运动再学习疗法 运动再学习方案 运动学习是反复练习和经验积累的过程,最终表现为技能型运动方式,获得的能力相对持久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运动再学习方案 运动再学习方案(MRP)是20世纪80年代由澳大利亚学者Janef H. Carr等提出,其理论基础是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和神经心理学 该方法认为,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主要依靠脑的可塑性,重新获得运动能力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注重把训练内容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在促进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训练方面,运动再学习方案显示出一定的潜力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运动再学习方案 上肢功能 口面部功能 床边坐起 坐位平衡 站起和坐下 站立平衡 行走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运动再学习方案的四个阶段 课题分析 观察 比较 分析 练习丧失的成分 说明和明确练习的目标 练习+视·听觉反馈+手法指导 练习课题 说明和明确练习的目标 口头指示 练习+视·听觉反馈+手法指导 再次评估 增加动作的复杂性 课题向日常生活转移 在各种环境下的训练机会 坚持练习 设定自我管理下的练习 创造学习环境 家属和治疗人员的积极参与 运动再学习方案 有条件的机构可以在脑卒中早期阶段应用运动再学习方案来促进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运动疗法学新进展 康复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的研究贯穿了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机器人学等诸多领域 已经成为了国际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康复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康复护理、假肢和康复治疗等方面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康复机器人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康复机器人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康复机器人临床应用 长期、稳定地重复训练,结束对“一对一”治疗的依赖 精确、客观地测定训练与运动参数 提供实时反馈并记录 远程训练等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康复机器人发展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康复机器人 虚拟现实 机器人 康复工作站 实时评估 康复治疗 数据库 远程诊疗 运动反馈 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 强 制 性 运 动 疗 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或CIT),又称强制性治疗,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限制健侧上肢活动,达到强制使用和强化训练患肢的目的 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入选对象必须符合基本的运动标准 患侧腕关节伸展达到20°以上,每个手指伸展达到10°以上;没有感觉和认知功能的缺损;治疗方法是每天6小时,每周训练5天,同时使用手套和吊带限制健侧上肢的使用,连续进行两周强化训练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 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 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方法 在Taub的研究中,猴子的一侧上肢去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