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五首(必威体育精装版整理版)
关于本诗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酒后即兴之作,实际是借“饮酒”之题表达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背景/题解 李白在长安生活前后虽不满两年,却使李白认识到朝廷的腐朽黑暗,认识到实现自己理想的艰难。离天长安以后,他写了不少诗篇反映英雄失路的惆怅,这首诗即其中之一。 ???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是乐府旧题,多写进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李白于天宝三年(744)离于长安时,以《行路难》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 , 是一首乐府体诗。 三、吕尚垂钓 伊尹乘舟 字词读写 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愿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小结: 思考以下问题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 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①本诗中表现境与意会,情与景会,物我皆忘,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的名句是: ②表现作者对权位名利否定的语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集》。 行 路 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zūn zhù sè xīu ——欢乐 内心苦闷抑郁 ——昂扬、明朗 ——阴沉、低落,再度陷入苦闷彷徨之中 ——复又振起,表示了对美好前景的热忱希望和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重新唱出高昂乐观的调子。 “长风破浪”、 “济沧海” “行路难……” ?“垂钓碧溪”、“乘舟梦日”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 “冰塞川”、“雪满山” “金樽清洒”、“玉盘珍羞” 诗人剧烈情感起伏的线索: 佳肴 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 胸中郁积的苦闷 二、 一:设宴 美酒 朋友的深厚友情 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冰塞川” “雪满山” 欲渡黄河 将登太行 比喻自己因受到重重阻力而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 三、 五、长风破浪 济沧海 四、“行路难” 感叹世路艰难。 用典故,表示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难的矛盾心理,情绪又趋低沉。 借南朝宗悫之语,表达诗人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最终一定能冲破一切阻碍,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充满乐观和希望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1~2句宴会场面 奢华欢乐 3~6句内心苦闷抑郁 悲愤难耐 7~8句想到历史人物,信心恢复 9~12句回到现实,又觉人生道路艰难 13~14句高昂乐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总有一天,会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自己远大抱负 情感梳理 小结:本诗主要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①李白《行路难》一诗中写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遭受挫折,感到无路可走的两句是: ②借用典故表达自己虽然退隐,但终会得到重用的两句是: ③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两句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被称为“诗圣”,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在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在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