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形象鉴赏(三
诗歌形象鉴赏(三) 景物形象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景物形象 2.理解景与情的关系(写景抒情方式) 3.熟悉常见景物所传达的感情 重点: 4.能分析景物所营造的氛围和意境(画面) 5.分析刻画景物形象的方法 6.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什么是景物形象 承载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景物 三.景物色彩与情的关系 1.哀景(冷色调)配哀情 清新 凄清 萧索 萧瑟 衰败 荒芜 灰暗 暗淡—凄苦 悲凉 忧伤 痛苦 孤独寂寞 2.乐景(暖色调)配乐情 明丽 浓艳 活力 热闹—喜悦 快乐 欣喜 3.乐景衬哀情 常见景物与情的关系 “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 “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 “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 “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 “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 “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 “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 “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 “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 画面和意境 (一)画面 景与景组成的景象或人与景组成的生活图景 (二)意境 思想感情+画面,即,此时此景此人此情 (三)意境特征de 类型 1.雄浑开阔 雄奇壮丽 浩瀚辽阔 朦胧邈远 空灵高远 苍凉悲壮 2.优美迷人 清新明丽 清净幽远 宁静恬淡 清净悠闲 3.冷森幽僻 凄清冷落 孤寂冷清 写景的艺术技巧 1.顺序(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 2.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3.表现手法(修辞,正面与侧面,动静结合等)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1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动静角度的给2分。 规范答题要点 1.描摹图景类: 描绘形象图景→概括图景特点→剖析作者感情。 2.鉴赏意境类 三步概括为九个字: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 概括句格式要素(时间 地点 季节 特点) 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典例学习 见资料 高考真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宋) ?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⒏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4分) 【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练习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这首词中“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案:①前三句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2分)它是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所做的铺垫。(或:景语皆情语,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作铺垫。)(1分 悲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答案:(1)颔联融情于景(1分),诗句描写了远处的别浦、远去的行舟,广漠而静谧的荒野,寥廓苍茫的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附件:《环境空气温室气体及其示踪物(CO2、CH4、N2O和CO)光腔衰荡光谱法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指南》.pdf VIP
- 2025年一建《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300问.pdf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表Excel自动计算.xls VIP
- 一至六年级语文复习资料.pdf VIP
- 【简便计算】小数乘除法简便计算专项练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含解析).pdf VIP
- 备战2023年英语中考作文真题(书面表达)黄金模板05 解决问题型议论文.pdf VIP
- 2023小儿外科小儿骨科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2025年高考数学模拟卷(浙江专用)(解析版).pdf VIP
- YS∕T 1229.1-2018 粗氢氧化镍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镍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重量法.pdf
- 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