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与表达 学习选择立论的角度.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流与表达 学习选择立论的角度

交流与表达–学习选择立论的角度 学习目标: 1、学习对材料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2、学习对从材料分析出来的结论加以比较,明确立论的基本要求:正确、集中、鲜明、新颖。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写作、勇于表达的兴趣和热情。 示 例 材料1:滥竽充数 1、齐宣王:批评制度大锅饭,给滥竽充数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处藏身; 3、责备其他吹竽者充当老好人,任凭南郭先生混迹其中,不予揭露; 4、肯定南郭先生有自知之明,情况变化最后逃走,不再继续强占位子。 牛刀小试 材料2:小马和他的妈妈住在绿草如茵的小河边。有一天,妈妈把小马叫到跟前说“小马,你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事了。你今天把这袋粮食送到河对面的村子里去吧。”小马非常高兴的答应了。他驮着粮食飞快的来到了小河边。可是河上没有桥,必须趟过去,但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啊。小马问正在吃草的牛伯伯,牛伯伯说“不深不深,才到我小腿呢。”小马刚要趟过河去,忽听树上的小松鼠说“哎呀,水可深哪!前两天我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在水里,一下子就被卷走了。”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对小马说“你自己下河试试吧。”小马再次来到河边,试着下河一看,水并不很深。小马顺利地完成了妈妈交给的任务。 分析指导 分析:材料涉及到4个角色:小马、马妈妈、牛伯伯、小松鼠。小马面临的问题是:小河要不要趟过去,这是材料的主要矛盾所在。 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入手: 2、从马妈妈的角度:小马遇到了困难,怎么办?不让他过了,还是背着他过去,或者还是让他自己过? 3、从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角度:牛和小松鼠的错误在于,他们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得出结论的。牛高大,所以说水不深;松鼠小,所以说水深。他们都忽略了自己与小马的差别。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立意: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切忌以己度人。 运斤成风 材料3:根据“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写作评论,分析材料可能的立论角度。 标新立异 讨论:扁鹊见蔡桓公的两个立论角度,你选择哪一个呢?请说明理由。 指导:立论的基本要求:(一)要正确、鲜明。 正确是立意的基本要求。作为正确,是指所确立的主题反映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所谓鲜明,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旗帜鲜明地表示爱什么,憎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二)要集中、单纯。 主题是统摄全篇文章的总纲,必须单纯明确。 (三)要深刻、新颖 。所谓深刻是指所确立的肢体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 而新颖是指所确立的主题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能给人以新的启示。 “新颖”必须“言之有理持之有故” 材料4:“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王安石 《读孟尝君传》) 此立论与众不同,逆向思维。 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得伍员而克强楚,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资治通鉴》) 秦孝公得到商鞅国力强大,蚕食诸侯;齐得到管仲而九合诸侯,称霸天下;燕国得到乐毅破强齐国,下齐国七十余城;刘备得到诸葛亮三分天下等,是王安石本文的观点的有力论据。真正的士应当是这样的人物,而不是鸡鸣狗盗之徒。那么孟尝君并非“得士”,非“善养士”也。 文章要重视立意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王夫之《姜斋诗话》) “意似主人,辞如奴婢。主弱奴强,呼之不至。穿贯无绳,散钱委地。开千枝花,一本所系。” (袁枚《续诗品?崇意》) 自铸伟词 课外练习: 1、以下成语请选择适当的角度立论作文: 材料5: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 材料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材料7:山羊过独木桥。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根据此材料写作文。 * 1、从小马的角度:过还是不过? 在马妈妈的鼓励下,小马自己一尝试,发现河是可以趟过去的。因此提出观点:要敢于自己尝试。 马妈妈的做法是,让他自己去尝试。从这里我们看到马妈妈的教育智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立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 交流和分享: 评价和指导:材料有两个角色,一个是蔡桓公,病人;一个是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