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流及水的地质作用.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面流及水的地质作用

(2)下蚀作用的极限 侵蚀基准面( base level of erosion)----下蚀作用的极限。 *海平面是最终侵蚀基准面。 *侵蚀基准面以下可有局部下蚀作用。 *侵蚀基准面不固定。 地方性或暂时性侵蚀基准面。 2、侧蚀作用 (1)侧蚀作用原因 惯性离心力 科里奥利力 山崩、滑坡、支流注入等原因。 (2)侧蚀作用塑造河谷的过程 单向环流的侧蚀作用过程 凹岸不断后退,凸岸不断前进,河曲下移, 侧蚀作用不是无限的。 裁弯取直( cut off) 单向环流--河道曲率增加--同侧相邻两个河弯靠拢--连通 牛轭湖( oxbow lake) 3、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的关系 以下蚀为主,河谷呈V字形。 以侧蚀为主,谷底宽平、槽形河谷。 下蚀和侧蚀同等进行,谷形不对称。 二、河流的搬运作用 (一) 河流的机械搬运力和搬运量 河流机械搬运力(competence)----机械搬运最大颗粒的能力。 R--V2,G--R3,G--V6 启动速度 机械搬运量(capacity)----机械搬运物的总重量。 河流机械搬运量不仅与流速、流量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条件有关。 河流悬运量占机械搬运量的大多数。 (二)河流的搬运方式 河流搬运的物质主要是机械碎屑物,包括各种粒径的砾石、沙、粉沙和粘土, 小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盐和胶体。 河流对前一种物质的搬运叫机械搬运, 后一种叫化学搬运(溶运)。 1、河流的化学搬运 溶运物主要是离子,其次是胶体。 溶运物未达饱和度, 缺少电解质,胶体很少絮凝。 因而在化学搬运途中,不管流速发生多么急剧的变化,极少发生溶运物沉淀。 2、河流的机械搬运 悬运(suspension)----如果上举力大于颗粒的重量,这些颗粒将悬浮于水中运动。 推运(traction)----如果上举力小于颗粒的重量,颗粒在水流冲力推动下,或沿河床滚动,或沿河床滑动。 跃运( saltation)----颗粒的重量与上举力不相上下,时而重量大干上举力,时而重量小于上举力,颗粒在水流冲力同时作用下跳跃前进。 砾石在水流中的运动方式: 水动力减小时,悬运物--跃运物,跃运物--推运物,推运物不再被搬运。 水动力逐渐增大,长轴垂直流向--滚动 长轴平行流向--滑动--跳跃--悬浮。 主流线附近--长轴平行流向--滑动, 主流线两侧--长轴垂直流向--滚动。 三、河流的沉积作用 (一)沉积作用及冲积物的特点 冲积物(alluvium)----河流沉积的碎屑物质。 沉积作用 分选作用 磨圆作用 磨细作用 (极限约为0.05毫米) 粒度变小,磨圆度变好 粒度大,棱角状,含最不耐磨的岩屑 粒度中等,中等磨圆,耐磨与不耐磨的岩屑都有 粒度小,近圆形,主要由最耐磨的矿物组成 分选作用和磨圆作用 碎屑的磨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搬运距离 磨圆度-较长距离的搬运 棱角状-搬运距离较短 冲积物的特征: 清晰的层理 (1) 二元结构: 漫滩相沉积----微细层理 河床相沉积 ----透镜体/ 单向斜层理/ 槽形层理/ 粒序层。 冲积物的特征 (2) 分选性良好; (3) 磨圆度较好甚至良好; (4) 冲积物层理发育,层理一般倾向河流下游; (5) 冲积物剖面上常呈透镜状或豆荚状,少数板状 (6) 砾石最大扁平面,以10-30度倾向上游,叠瓦状; * 第七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第七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概述 一、地面流水的概念 地面流水(flowing surface water)--陆地表面上流动着的液态水。 片流 (sheet flow)--顺斜坡片状流动的地面流水。 洪流 (flood current)--片流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时,水便集中到低洼的沟中流动。 河流(river)----暂时性流水(片流、洪流)流到低洼沟谷中获得地下水补给,形成经常性流水。 流域----地面流水直接流入同一条河流的区域。 分水岭----流域之间的高地。 水系----流域内河流汇集成的水网。分内流水系和外流水系。分别入湖或入海。 二、地面流水的运动方式 层流、紊流、环流、涡流 1、层流( Lamellar flow)----水质点在流动过程中相对位置保持平行的水流。 二、地面流水的运动方式 2、紊流(turbulent flow)----水质点在流动过程中,彼此间相对位置随时变换。 临界速度----流水从层流转变为紊流时的速度。 3、环流( Circular current)----水质点作螺旋形的运动,过水横切面上投影为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