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环境和资源问题-国家科技评估中心.ppt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环境和资源问题-国家科技评估中心.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环境和资源问题-国家科技评估中心.ppt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张庆杰 发展与发展观的历史沿革 (一)发展的含义 (二)发展与增长的关系 (三)发展观的演变 发展的含义 发展与增长的关系 发展观的演变 发展=经济增长的发展观 起 源:“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兴起 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代表著作:1956年的《经济增长理论》 基本观点: (1)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 (2)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 (3)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 (4)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实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 作用: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出现了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发展观 起源:20世纪60年代末 代表人物与著作: 1968年,瑞典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 1987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 基本观点: 发展不只是GNP的增长,而且包括整个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过程的上升运动 ;发展不仅包括是经济方面,还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 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 起 源:20世纪70年代 代表人物: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著作《新发展观》 主要观点: (1)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组织与经济的合作作为新的发展主题; (2)提出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求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共同体长远的全面发展。 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起 源:20世纪80年代末 代表人物: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清晰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明确表达了两层含义: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要有限度,不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主要观点: (1)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 (2)显示了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3)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资本 ; (4)在代际公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内公平的概念——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 森林匮乏、草原退化 根据我国2005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面积有1.2×106KM2,居世界第6位;森林覆盖率为18.21%,居世界第130位。 总量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分布不均——我国东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为34.27%,中部地区为27.12%,西部地区只有12.54%;占我国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5省(区)森林覆盖率只有5.86%。 中国是一个草原面积较大的国家,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占陆地面积的41.7%,是森林面积的2.5倍,耕地面积的3.2倍。 目前中国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近些年来,中国草原每年约减少150万公顷,且这种趋势还在持续。 尽管人们在竭力挽留草原退化的脚步,但从上世纪初到现在,中国北方草原已向北退缩约200公里,向西退缩约100公里。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质量下降 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8.257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37亩。在2008年度,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了29.0万亩。与2007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结果相比,中国耕地面积净减少速度明显放缓,2008年度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量比上年度下降了50%,但总体仍呈下降趋势。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守住不低于18亿亩这根红线。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我国年均净减少耕地面积不能超过650万亩。 我国目前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 我国的坡耕地面积较大,占耕地面积的34.7%。 我国耕地重用轻养,肥料施用不当——有机肥少、化肥农药量大造成土壤酸化,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潜在能力。 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 中国 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荒漠化土地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涉及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市、旗)。每年因土地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近4亿人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我国不同年代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公里/年 土地沙化速度 土地沙化问题严重 我国土地荒漠化卫星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