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茶行销边的历史及主要线路.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雅安茶行销边的历史及主要线路

雅安茶行销边疆的历史及主要线路 杨瑞 齐桂年* (四川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 摘要:本文综述了雅安茶行销边疆的历史及主要线路,得出以下结论,1雅安茶在西南西北地区流传及销往边疆时间早于茶马贸易兴起及茶马古道的开通时间。2雅安通向西南地区诸多古道与明代官方开通的“川藏茶马古道”路线在“雅安—汉源”段重合,其部分可视作川藏茶马古道的前身,强调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牦牛道等“是”或者“不是”茶马古道是不准确的。 关键字:茶马古道;雅安边茶;黑茶;历史 如今雅安行销藏区茶叶概念混淆,人们多以藏茶呼之,每每提及,总给人以粗老印象,有难登大雅之误,久而久之,藏茶(雅安边茶)在人们心中似乎成了一个新兴产物,认为不过是边销粗饮,无甚新奇,更谈不上文化底蕴。 事实上,雅安茶行销边疆历史悠久,汉代及以前不排除茶叶作为土特产在当地部落民族间流通,并由灵关道(今宝兴灵关镇)通向西北。而传入藏区,最早可追溯到唐文成公主入藏(641年)前后[1]。随着饮茶习俗在藏区的传播,口感独特,消食去腻的发酵茶(今属黑茶类),成为高原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宋明时期雅安茶作为官方易马、赏番及茶土交流的主要物资,其行销数量之大,地位之重,是其他地区茶叶、茶类难以比拟的。有学者估计,两宋时期四川年产茶3000万斤中,每年至少1500万斤以上销往藏区。明代经由黎雅、碉门口岸交易的川茶达 3 万引,占全川茶引的 80%以上。清代经打箭炉出关的川茶每年达1400 万斤以上。同时,大批的藏区土特产也经由此路输出[2]。自唐至清,雅安茶更是汉藏间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纽带,对于加强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乃至汉藏人民间依存关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3]。 就行销路线而言,唐宋时期雅安茶行销边疆以青藏道为主,主要靠牛马驮运。从明至清,川藏茶马古道逐渐形成,由雅安经康定至昌都入拉萨,再向西经日喀则、亚东等地到境外的不丹、尼泊尔,全长8000余里[4],其间山高路险,气候恶劣,运送茶叶的主要是人力背夫 作者简介:杨瑞(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茶叶加工及茶艺设计。E-mail:yangrui2266@163.com *通信作者:齐桂年(1956—),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茶叶精深加工及茶树生物技术。E-mail:guinian5612@163.com 和牦牛驮队。 1雅安茶行销边疆的历史 1.1汉代及以前 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四川是最早茶叶市场的形成地,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雅安一带,其地有最早人工植茶的记载,历史悠久。汉代及以前不排除茶叶作为土特产在当地部落民族间流通,并由灵关道(今雅安宝兴灵关镇,始于战国,因该路段以瑕阳人为主,故又称夏阳(瑕阳谐音)道[5])通向西北。而彼时茶叶在西南地区流转主要是雅安到汉源一带,有严道、旄牛道等,其部分路线与“蜀身毒道”重合。范文澜《中国通史》提到:西汉时,武都地方(今甘肃省武都)羌、氐杂居,当时巴蜀地方的茶叶就贩运到武都,卖给西部游牧民族。四川茶马古道(雅安段)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雅安的茶叶已经翻过大相岭被运到大渡河以西,这条当年的牦牛道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茶道[6]。 1.2唐朝时期 雅安茶传入藏区,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文成公主入藏(641年)前后,《西藏王统记》(成书于1388年)中有“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的记载。而据《汉藏史集》载,茶叶输人藏区与藏文创字(632年左右)同时,今藏族人民称茶为“呷”发音与古巴蜀地区称茶为“槚”的音相同[1]。至吐蕃赞布都松芒波杰(赤都松赞,松赞干布曾孙)在位时(673 -702年),其地已明确出现了汉地的茶叶和碗[7]。关于茶叶是具体从哪个方向传来的,江玉祥[8]提出可能是与吐蕃接壤的雅州。 公元711年,吐蕃女政治家亦玛类倡议唐蕃茶丝换马贸易,唐蕃间以赤岭(青海湟源县西)、甘松岭(四川松潘境内)为互市地,年交易马4.8万匹,开茶马互市之先河。728年,“吐蕃又请交马于赤岭,互市甘松岭,……乃听一赤岭为界,表以大碑,刻约其上”,彼时互市的茶叶四川雅安和陕西汉中为主[9],但不为大宗,主要交换品是丝绸[10]。至德宗年间,监察御史常鲁出使吐蕃(781年),与赞普(赤松德赞,赤都松赞之孙)的对于茶叶的问答中也足见茶马贸易的发展[3]。而晚唐时期吐蕃的尊佛与灭佛运动,更使得饮茶习俗在僧俗间传播。 1.3宋朝时期 宋代“蕃戎性嗜名山茶,日不可阙”,饮茶习俗已在边疆少数民族中普及,茶马贸易日渐兴盛,雅安茶是北上易马及羁縻赏番的主要物品。“宋初,经理蜀茶,置互市于原(今甘肃镇原)、渭(今甘肃平凉)、德顺(今甘肃隆德)三郡,以市蕃夷之马”。宋太祖乾德中(约965年),下诏在碉门(雅安天全),首先创立“土军三千,茶户八百,种植茶树,采焙制造,以备赏番”,赏番茶一过灵关北上,一经岚

文档评论(0)

技术支持工程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仪器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