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德与法:尊重隐私权、名誉权
第九章 德与法:尊重隐私权、名誉权 第一节 新闻必须尊重隐私权 一、隐私和隐私权 隐私: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意向他人公开或被知悉的情况。其内容包括个人的健康状况、生理缺陷和残疾、婚恋经历、财产状况、私人日记、信函、生活习惯等。(包括“阴私”中的部分内容) 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隐私权的历史沿革 关于隐私权 二、新闻侵犯隐私权 新闻侵犯隐私权 指在新闻作品中公开他人隐私而使他人隐私权受到伤害的行为。 新闻侵犯隐私权的主要方式 1、未经人允许,公开采访对象在个别交谈中谈到的个人私事; 2、在非公开场合、未经当事人允许或未向当事人表明身份进行拍照、电视录像、录音; 3、私拆个人信件、私看他人电子邮件、窃听他人电话以获取新闻等。 二、新闻侵犯隐私权 容易造成侵害隐私权的新闻报道主要有: 从报道对象来看,主要涉及公众人物。 从报道内容来看,批评性报道和有关诉讼、性罪错、未成年人、婚恋家庭等方面的内容最易侵权。 从采访方式上看,隐性采访最易侵权。 二、新闻侵犯隐私权 就目前来看,导致新闻侵犯隐私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首先,媒介之间竞争愈来愈激烈; 其次,媒介从业人员保护他人隐私权的意识淡薄; 再次,一味迎合大众趣味的结果; 第四,部分从业人员利用传播工具进行打击报复。 二、新闻侵犯隐私权 新闻侵犯隐私权的负面影响 首先,破坏当事人的内心安宁和生活安宁; 其次,对公民人格尊严造成影响; 第三,误导社会舆论,降低受众趣味; 第四,败坏社会道德风尚; 第五,降低媒体公信力。 三、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 知情权与隐私权 舆论监督权与隐私权 新闻采访与隐私权 四、保障隐私权的特殊原则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范围缩小 公众兴趣 公共利益 舆论监督 五、新闻必须尊重隐私权 要做到尊重隐私权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1、加强立法,使隐私权在有关法律中得到明确、具体的保障; 2、加强新闻责任伦理教育,以是否正确引导舆论为标准; 3、加强从业人员的新闻法治意识教育; 第二节 新闻必须尊重名誉权 一、名誉权与新闻侵犯名誉权 名誉:是关于公民和法人品德、才能、信用等方面内容的社会评价。 名誉权: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誉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保护公民的名誉权。 《民法通则》也明文规定保护公民的名誉权。 新闻侵犯名誉权:指用新闻发表的手段使公民或法人的名誉权受到伤害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新闻作品中存在有侮辱和诽谤性的内容。 二、诽谤与名誉权 构成诽谤性议论的目的因素: 1、使被谈论者受到周围人或社会的仇恨、讥笑或藐视; 2、使被谈论者受到周围人或社会的的孤立或冷遇; 3、使被谈论者的社会评价降低; 4、贬低被谈论者所在服务机构、职业或行当中的声誉。 三、保护名誉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和平衡 新闻自由的四条标准: 采访自由; 传递自由; 出版自由; 批评自由;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