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交响乐.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勒交响乐

第一章 马勒 作为指挥家和作曲家的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出生在奥匈帝国波希米亚地区(即捷克)社会地位低下的犹太人家庭。这里的人群在种族上千奇百怪,他们共同受着少数日尔曼人和匈牙利人的统治和压迫。这种压迫对摩拉维亚的犹太人来说,显得尤为突出,他们没有政治与人身的自由,如没有选举权、没有本民族的语言,正如他本人说:“不管到何地,我是犹太人这件事始终成为我的一道障碍。”【1】(出自。。。应该加入尾注和参考文献对应)遭受的苦难,深深压抑着他的心灵。 马勒很早就显露出音乐才能,1875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1877年起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历史、哲学等课程,并聆听布鲁克纳讲课,受到很大影响。1877年开始从事指挥活动,相继担任巴德哈尔、莱伊巴赫、卡塞尔、莱比锡等年剧院指挥,同时创作了声乐套曲《少年流浪者之歌》、《D大调第一交响曲》等作品。1888年与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订下为期十年的合同,上演过莫扎特的《唐·爵凡尼》、瓦格纳《莱茵的黄金》等名著。因处于该地两派(支持意大利歌剧与提倡民族歌剧)的冲突之间,难以展开艺术活动,两年后即辞任。1891年转任汉堡歌剧院指挥。此期间的作品有第二、第三交响曲和歌曲集《儿童们的奇异号角》。 1897年由勃拉姆斯推荐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指挥,在任十余年。他成功地上演了格鲁克、莫扎特、韦伯、瓦格纳等的歌剧,只有繁忙的指挥活动之余,夏天休假之时,在避暑地创作,完成了第四至第八交响曲,艺术歌曲套曲《亡儿之歌》、《吕刻特诗5首》。1907年应邀赴美,任纽约爱乐乐团指挥。因健康衰退,常常处于预感死亡的阴郁心情中。此后数年来往与美国与欧洲大陆,一方面是成功的指挥家,另一方面却在《第九交响曲》、《大地之歌》等作品中显露出极大的悲剧性。1911年逝世。 世纪之交动荡不安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低微的家庭出身、坎坷的社会遭遇,造就了马勒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特殊的性格,他是个心地善良、深知人间疾苦、充满人道主义思想的艺术家,他对社会中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现状深恶痛绝,对挣扎在苦难深渊中的人们深表同情,他常引用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当大地上还有别的生灵在受苦遭难时,我有怎能感到幸福呢?”马勒作为一位出生在社会地位低下的犹太穷苦人家的音乐家,一生备受歧视和屈辱,使他一辈子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他曾悲伤地说道:“我是一个三重无家可归的人,在奥地利作为一个波西米亚人,在日尔曼作为一个奥地利人,而在世界上作为一个犹太人,到处我都是一个陌生人,永远不受欢迎。”人世间的痛苦磨难,个人的不幸遭遇,迫使马勒思考和探索人生的答案。他认为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才能消除人世间的痛苦,而这种普遍的爱只有在天国、在宗教、在艺术里才能找到,于是他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竭力描绘天堂美景,尽情讴歌人类之爱,以求使人们摆脱人间的烦恼,获得精神的安慰。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听到优美而富有青春活力的音乐以及对大自然,对人生的赞美,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理想的憧憬;但又常常出现一些怪诞的形象,痉挛的节奏,尖锐的、喊叫般的音响和不协和的音程等等。反映出他在黑暗现实面前不满,嘲讽和痛苦的心理。 第二章 马勒总的创作风格特点 马勒的全部创作集中在交响曲和歌曲这两种体裁。主要作品有:九部篇幅宏大的交响曲、声乐套曲“大地之歌”以及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歌曲集《流浪少年之歌》(1883—1884)、《少年的魔号》(1888—1901)、《亡儿之歌》(1901—1904)、《吕克特诗五首》(1901—1902)等。 马勒的交响曲是“歌曲化的交响曲”,而他的歌曲则是“交响化的歌曲”。同时在音乐素材上,两者也是相通的,即在交响曲中或完整或局部地引用了一些歌曲材料,而他的许多歌曲又常常配以交响乐伴奏,歌曲因为有词,有明确的内容,可增加交响曲的标题性,而交响乐手段则可以大大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力。从总体上看,他的交响曲和歌曲这两种体裁的相互关系可以这样来概括:纯器乐的《第一交响曲》与声乐套曲《流浪徒工之歌》密切相关,表现了天真的主人公初恋失败后,从美好的大自然中获得安慰,对前途仍然充满希望。加声乐的第二、第三、第四交响曲与歌曲集《少年神奇的号角》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了人同大自然,人同宗教的关系,真诚地赞颂了大自然美景和天堂的幸福生活。纯乐器的第五、第六、第七交响曲与声乐套曲《亡儿之歌》有联系,着意表现人同社会,人同现实的关系,悲切地倾诉了人世间的苦难遭遇。最后的三部交响乐作品----加声乐的第八,纯器乐的第九和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具有综合概括的意义。一方面,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前面的作品进行了归纳总结。另一方面,又充分反映了马勒晚年异常矛盾的心理,音乐带有深刻的悲剧性。毕竟他所向往和描绘的天堂,不仅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